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牛奶》:在作家电影的象征影像中迷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05:18  新浪娱乐
《牛奶》:在作家电影的象征影像中迷失

《牛奶》剧照

《牛奶》:在作家电影的象征影像中迷失

《牛奶》剧照

  这是土耳其参与今年威尼斯金狮之战的作品。 影片主人公约苏弗是一个刚刚走出高中校门的18岁青年, 他住在一个小城市的郊外,帮助母亲维持奶制品作坊生意,二人相依为命。约苏弗对诗歌充满热爱,坚持不懈地投稿,第一篇诗歌终于在杂志上发表。 约苏弗的母亲 择拉美丽能干 ,她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直到有一天,遇到当地车站的站长,爱情开始在内心复苏。母亲的地下恋情,自己因为儿时疾病不能参军的挫折,焦虑的约苏弗无法消化平静生活中的突变,恍惚间驾驶摩托车翻出公路。

  影片为观众留下一连串问号: 年轻的约苏弗能否在走上成人道路的转折点上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应该继续自己的诗歌追求还是留在母亲身边从事牛奶生意?他会到大城市里探索机遇,还是继续在这块就业生存都受到威胁的土地上寻找工作?

  影片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是主人公、同时也是千千万万同龄的小镇青年的困惑。《牛奶》是土耳其作家导演塞米-卡普拉诺格鲁(Semih Kaplanoglu)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在继第一部讲述成人约苏弗的经历后,回到主人公刚刚从中学校门走出的青年时代。在随后的三部曲终结之作《honey》中, 约苏弗还将回到更小的儿童时代。导演试图以这个连续性的人物,作为讲述土耳其今天新旧世界交织和对抗的象征主体。当然,虽然三部曲之间有着内部关联,导演强调他们其实是风格各异的独立作品。

  卡普拉诺格鲁的作品深受布莱松、小津安二郎、褒格曼、安东尼奥尼和塔可夫斯基等电影大师的影响,尤其喜欢在影片中加入超验的抽象内容。此外,对声音的重视,音乐的缺席和长镜头的使用,也是他影片中常见的特点,他由此将自己作品风格放在比利时著名导演达内兄弟的旗帜下。遗憾的是,这部参赛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引导,并没有得到观众认可。那些超现实的表现和象征物,弄得观众云里雾里,走出放映场的时候,心情并不通畅。(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 文 刘敏)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牛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