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秦都市报:《柳河湾的新娘》振兴秦腔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0日12:07  三秦都市报

  《柳河湾的新娘》绝对称得上“现代秦腔戏精品,振兴秦腔艺术的大作”,吴克敬认为,可以用“四个新”来评价这部推陈出新的秦腔大戏。

  新体制注入新动力:西安秦腔剧院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排演了这部大戏,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孕育和保障下的新体制催生的艺术精品。2007年,西安市整合资源,把易俗社、三多社、五一剧团、秦腔一团成建制整合为“西安秦腔剧院”,划归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为其注入了“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新动力,激发了活力。西安秦腔剧院由此走上了“保护、继承、改革”秦腔艺术的新路子。如今,陕西能有这么一部值得人们称道的秦腔精品问鼎中国秦腔艺术节六项大奖,体制改革是基本保障。

  新剧目催生新看点:古老的秦腔艺术如何“持续保鲜”?出路在上演新剧目。秦腔艺术的老观众在流失、新观众壮大不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剧目不能吸引人。一些人总把眼睛盯在“传统帝王戏”上、“吃不了三斗麦就不算唱秦腔”,不追求新的突破、忽视创作“现代情感戏”。《柳河湾的新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推出的一部新剧目,它从关注平民的视角入手,深入挖掘人的情感世界的矛盾冲突,拨动了观众情感深处最敏感的琴弦,使艺术演出和观众的心灵世界产生了共鸣,这是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必然。《柳河湾的新娘》通过艺术表现新娘柳叶与新郎瑞轩起起伏伏、感天动地的10年情感磨难,彰显了这名“关中女子”一诺千金的忠贞爱情观。在真情淡漠的当今社会,《柳河湾的新娘》的剧情更加让人动容并为之感染。

  相对于传统秦腔,《柳河湾的新娘》进行了大胆创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秦腔的一大特点是追求“高亢、宏大”,看完《柳》剧,回头一看,该剧的“婉约、清丽”取得了成功,是因为它抓住了改革的大趋势,包括唱腔、舞美都赋予了创新的元素。原来突破就在身边。

  出新人唤醒新希望:秦腔的希望在新人,秦腔的未来在新人。戏迷热爱“老角”,更期待“新角”。《柳》剧演出中,扮演新娘柳叶的惠敏莉、扮演新郎瑞轩的陈超(三秦都市报:《柳河湾的新娘》振兴秦腔艺术 blog)武、扮演石头(blog)的王宏义、扮演七爷的梁建安以及扮演瑞轩父母的李卫平、赵朝霞等从扮相到唱腔都令人耳目一新。

  出效益助推新发展:一部戏好不好,要看有没有人看、看了有没有人喝彩。有人看、有人喝彩,就会出效益。在《柳》剧演出过程中,尤其是中场和结束时掌声非常热烈,说明这部戏受欢迎、有市场,当然也就有效益。吴克敬(西安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柳河湾的新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