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上,《李米的猜想》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女司机勇斗劫车贼,男警察智擒贩毒郎。不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编导看来显然太低级了。于是在制造了许多个不可思议的巧合之后,这个故事被改造成:“痴情汉为爱情贩毒,执着女寻男友悲情。”非常巧妙的改动,本来只适合地摊杂志的通俗小说,立马变成以探讨“爱情、寻找和迷失”为主题的纯文学。
这绝对不是一部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电影,我看到的是,编导如何费尽心思地把所谓“艺术性”打造成另一个新鲜的商业卖点。当动作、悬疑、情色等元素吸引不了那些自认为需要真正感动和思考的观众时,这种有着通过精密计算得到的“艺术性”的电影,自然会出来填补市场的空白。
裘火贵和裘水天刚从李米的车上下来,手里拿着夹满方文照片的杂志,找方文接头。结果诗人一个跟头从桥上栽下来,直接栽到桥下行驶的方文的汽车上。相同情形后来又重演了一次,这一次跳下来的是方文,他把自己砸在了李米的汽车上。裘火贵和裘水天几十分钟里,两次拦到李米的出租车……如果没有精密计算,谁能告诉我,这么巧合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我说《李米的猜想》没有艺术性,只有包装成“艺术性”的商业性,更重要的证据是,影片从没有打算真正同情并理解主人公的处境,所以这部电影显得诚意全无。在方文拍摄的DV里,只有李米安然生活的画面,完全不见她痛苦的寻找过程。然而在电影开头,出现在导演镜头里的李米,却是一个为了寻找方文近乎魔怔的女人。也就是说,在导演和方文的镜头里,李米呈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那么,在导演和方文之间,必然有一个撒谎。如果方文是诚实的,那么导演呈现的李米焦灼状态就是不真实的;如果导演是诚实的,那么方文就在撒谎,他刻意看不见李米寻找他的痛苦,他的爱情因此很可疑。 (王陈)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