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午报:“三聚氰胺”易中天请勿乱比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10:30  新闻午报

  作者:吴为忠

  正当人们为部分奶制品含“三聚氰胺”深恶痛绝之时,靠一部《品三国》出名的易中天(blog)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却放言:不光奶粉中有三聚氰胺,媒体中也不少。

  当我看到这篇新闻报道标题时的第一感觉是震惊!难道一些媒体也有奶制品的产业,因为在当下,多种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看完了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易教授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他说的“三聚氰胺”是指对他的“不实报道”。

  易教授说,有媒体报道“易中天断言高希希(blog)重拍《三国》注定失败”、“易中天重登央视《百家讲坛(新闻午报:“三聚氰胺”易中天请勿乱比喻)》是为扭转《百家讲坛》收视率骤降的颓势”等,都是“三聚氰胺”。 据易教授介绍,有一次参加完活动,一位“粉丝”过来和他聊天,其间聊到了如何看待高希希翻拍《三国》的话题,他就以私下聊天的形式,简单说了句“重拍可能出力不讨好,难度比较大”,哪知第二天某报在重要位置刊登了主题为“易中天断言高希希重拍《三国》注定失败”的新闻。而对日前某报刊登新闻,称10月中旬易中天重返央视《百家讲坛》是扭转收视率骤降的“救市之举”,他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

  易教授愤怒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把个别媒体的行为视为“三聚氰胺”,这样的比喻出自一位中文系教授之口,实属哗众取宠之举。比喻是修辞格中的一种固定格式,也称为修辞方式、修辞手法或辞格。用一种通俗的解释就是打比方,使用比喻时,“喻体”和“本体”必须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两者又必须有相似点。易教授把对自己的“不实报道”比喻为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我倒要请教易教授,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制品是要危及生命的,难道阅读了关于你的“不实报道”也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据我所知,有许多名人还热衷于制造虚假新闻,在媒体的炒作中获取利益,这样的新闻,我相信易教授也有所闻吧。易教授现在是文化名人了,对你而言,媒体的报道好像是“营养品”,并非是“有毒体”。把采访你的“不实报道”比喻为“三聚氰胺”,窃以为,这种修辞的夸张,在当下至少是一种不严肃的态度。在易教授面前谈“修辞”,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不当之处,还望赐教。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易中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