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韩松落
《越狱》主演温特沃什·米勒的到来,掀起了我们心中的一颗刺。
对于米勒,我们不可谓不热情,粉丝团的狂热就不说了,媒体对他的报道,是以小时为单位进行的,他几点到的,神色如何,住在哪里,吃了什么,晚上去了哪里,会说多少中国话,几点几分进了商场,在男装区逗留了多久,几点几分从哪扇门离开的,全都被即时播报。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令媒体和粉丝如获至宝,连与他合过影的老阿姨都成了被访对象,并高兴地爆料:“是他主动搂我的腰! ”
与此同时,也有人痛心疾首冷眼相对,不断提醒我们,米勒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他在中国享受的巨星待遇,与他在美国的地位完全不符——第60届美国电视艾美奖与《越狱》无缘;《越狱》第四季上月开播,收视率在美国跌到50名之外;《越狱》播出四年,米勒始终没有得到新的片约。总之,他不配,他不该,他不过是我们对洋人过度热情的缩影。面对追问,邀请他来中国的服装品牌的发言人也不得不声明,只关心他在中国的人气,不关心他在美国的知名度。
想起《红楼梦》里薛姨妈叫周瑞家的给各位姑娘送几朵花,最后送到林黛(听歌)玉那里,她尖刻地点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在敏感和自尊心的易受损害上,我们不比林黛玉逊色,一定要反复打量自己的身份和处境,琢磨出那些和我们亲近的人——比如米勒,到底算个几流角色,如果是真红,为什么肯接国内服装品牌的广告,还肯亲临上海走秀宣传,代言的身价据说还比不过周杰伦( 听歌),尤其是在金融危机风潮下来到中国,是不是有走投无路的嫌疑?如果他并不红,我们这样把他捧在手上,是不是值得?是不是会显得我们过于急切和没品?
我们心中有一颗刺,特别是在民族意识日益高涨的今日,这颗刺的存在越发显眼,甚至让我们在喜爱一个人时都瞻前顾后有了保留。愿意与我们亲近的,是否不过是些不入流的角色?是不是在他们那里混不下去了?我们喜欢的,别人喜欢不?我们喜欢的,在别人那里是个什么档次?我们表达了我们的喜爱,会不会被别人看轻?
还是不自信,还是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有猜疑,连自己的喜爱都信不过;还是不肯放宽心,去掉态度里的那点酸气,豪迈地表达出对一个在一部表现挣脱束缚、抗击邪恶的电视剧中,展现了男人英雄气概的演员的喜爱。这点不自信,是我们心中隐隐的,但始终都不肯消失的刺。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