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于上周六落下帷幕。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芭蕾苗子同台竞技,使得这个比赛已成为国际未来之星的检阅台。主办方能有如此眼光和胸怀,打开一扇窗,让学子们在学艺期间就接触到众多国家和地区、流派的芭蕾训练者,用心不可谓不苦。然而,这次比赛也如一面镜子,照出国内舞坛的缺陷,令观者难掩失望。
就各国学子中的顶尖者来说,中国无疑处于第一梯队。然而,要论舞蹈的美和感染力,中国学子却难获掌声。据了解,幼年时期就开始的把杆儿训练,让国内很多孩子已经将自己的生活、思维以及对艺术的理解都局限在练功房里了。他们渐渐远离美术馆、音乐厅、戏剧场,与芭蕾之外的文学艺术“划清界限”,专注于研究自己立起足尖的稳定性。然而,当忽略了舞蹈的本源——表达情感和带来美的享受,再标准的手位、再有力量的大跳也会失去意义,留下的只能是一个技术堆砌的空壳。
中国芭蕾第一人戴爱莲女士早年在英国求学时生活拮据,却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观摩绘画展、听大师级音乐会,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开启新中国芭蕾教育的俄罗斯老师索科尔斯基艺术修养也很高,他经常亲自弹琴为演员伴奏。俄罗斯芭蕾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尼金斯基则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他对音乐、绘画、雕塑和文学都特别感兴趣,尤其对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着迷。正是这样的积淀使他“演而优则导”,编出《春之祭》这样的巅峰之作。所谓功夫在诗外,说的正是这种境界。
无论是古典芭蕾还是现代芭蕾作品,以舞蹈来表现多种文化背景,以舞蹈诠释绘画、诗歌等姊妹艺术领域作品的屡见不鲜。舞者如果不从小积累深厚的艺术修养,日后又如何能把握角色、理解作品、传达神韵,进而感染观众呢?芭蕾之美,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准确,只有舞者内在修养的提高才能真正赋予舞蹈以生命。
李 洋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