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日报:电影市场当利用“口红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07:27  解放日报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面临衰退的严峻形势,但一些行业却有可能在经济衰退期获得更好的效益。美国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每当经济不景气、消费萎缩之际,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一有趣的现象被称为“口红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应对得当,娱乐业、尤其是电影业,很有可能成为在经济衰退中获益的那支“口红”。

  “口红效应”从何而来

  “口红效应”从何而来?在美国,口红被视作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将强烈的消费欲望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还可对消费者起到心理安慰作用。再者,经济衰退带来的收入实际或预期降低,使得人们难以攒钱进行如买房、买车、旅游等大宗消费,手中反而有了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以口红为代表的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当然,“口红效应”并不能简单套用。在我国商品市场,高级口红显然并非廉价消费品。专家分析,要做“口红效应”里的那支“口红”,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

竞争力也就更强。

  谁能成为最艳丽的“口红”

  究竟哪个行业有机会成为那支逆市上扬的艳丽“口红”?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里,电影院售票处前大排长龙的人群似乎在提示,发展机遇正在娱乐业、尤其是电影业的众多从业者面前铺展开来。

  细探电影要成为逆市“口红”的几大条件,作为一种消费品,电影具有心理安慰性毫无疑问。电影是造梦的产业,在黑暗的影院里随着银幕上的世界或哭或笑或悲或喜,人们可以获得的精神慰藉也远胜于同类消费。而在欧美,电影业也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恰恰是好莱坞电影享誉世界的腾飞期。

  调整价格抓住危机下的机遇

  机遇已在招手,国内电影业是否能抓住机遇?除了自身的属性优势以外,电影业要真正成为在金融危机中受益的“口红”,必须还要在价格上具备优势。假定看一场电影的价格是30元,消费者选择看一场电影、喝一杯咖啡还是打车回家?似乎还是看电影最有吸引力(听歌),因为这30元可以带来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满足感,喝咖啡只能提供20分钟的满足感,而打车的满足感更低。但假使一场电影的价格超过了人们可以承受的心理底线,已经可以消费大餐、服装、

化妆品等其他内容,电影所带来的心理安慰和满足感,其竞争力未必可以胜过其他。而目前,电影票价太贵,依然是挡住消费者迈入影院的最大拦路虎。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内电影业正处于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关键点。如果能趁此机遇及时调整票价政策,或许会达到一种悖论式的效果:经济衰退帮助院线理顺价格,从而为未来国内电影放映业乃至整个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铺平道路。这将是电影业在“口红效应”下更深层次的获益。本报记者 施晨露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电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