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小鱼:陈凯歌幸好有了王学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12:54  新浪娱乐

  犹如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当《梅兰芳》象平型关大捷里的日军大卡车向我们看客的埋伏圈缓缓开过来的时刻,枕戈待旦、磨刀霍霍的看客们早已准备好了《霸王别姬》张国荣(江小鱼:陈凯歌幸好有了王学圻 听歌)《无极》(blog)、孟小冬、阿娇和梅氏后裔等各种土制武器、地雷、绳索和绝活,就等着首映式的信号枪一响,纷纷象人肉炸弹一样自费涌进各种档次的祖国电影院,誓死用票房的幻像与《梅兰芳》的口碑同归于尽。

  事实上,《梅兰芳》从总体结构上也的确无悲无喜,沉闷且了无新意,选择性的虚假记忆和避重就轻的媚俗讳尊的虚伪史观透过此等通俗的大众影像,只能更加速后人对传主的误读。简陋的投机取巧似的三段式结构直白、平庸地把传主的爱事业、爱感情和爱国家逐一如御前钦定教科书和梅家内定家谱似地匆匆道来,十足文革时代的“高、大、全”,毫无导演本人的价值判断和历史立场,感觉总导演不是陈凯歌,而是梅葆玖。且黎明(听歌)章子怡(江小鱼:陈凯歌幸好有了王学圻)陈红(江小鱼:陈凯歌幸好有了王学圻 听歌 blog)等一班主角又不甚进取,让人不胜聊奈。

  所有人都说前四十分钟好看,所有人又说配角们喧宾夺主,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阴错阳差的美学悖论,正好彰显了陈凯歌做为前朝精英在沙泥俱下的新世代面前的迷失和混乱。

  孙红雷让人惊惶(他把自己弄的像白岩松陈道明的混合物,总是盼望他再往回收一点)。

  吴 刚让人惊喜(他在曹保平《光荣的愤怒》里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会是中国第一流的演员)。

  余少群(blog)让人惊艳(如果由他取代那个叫黎明的胖子从始至终地扮演梅兰芳,相信会比现在舒服的多)。

  但是,假如这部电影将来可能被中国电影史做为经典表演影像被不断提及的话,绝对是因为王学圻。他无以伦比的精湛演技,为当代中国电影又贡献了一个大师级的艺术形象。

  这部电影的唯一光芒,只属于王学圻的十三燕!!!

  其他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都沦为了王学圻之十三燕的配角和跟班。

  在这个冬天,只有十三燕这老一代梨园领袖的风骨与孤傲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本年度和近年来中国电影人在表演上的最高美学成就。王学圻的表演不动声色,虽百味杂陈却形神俱佳,处处端出自己的身段与骄傲,以丝丝入扣的演技传神地演绎出旧时代伶人的神韵与风骨和这浮华表层背后的荒凉,堪称当下娱乐圈的警世钟。

  从80年代《黄土地》《大阅兵》开始,王学圻就一直和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合作,最初总是做为第五代们要表达的人文概念的视觉符号出现,其后在90年代后的《凤凰琴》、《天地英雄》、《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中开始个人风格化的表演,直到这部《梅兰芳》让他的演技瓜熟蒂落,终于修成正果,尽呈大师气象。

  据说此前的王学圻从未接触过京剧,专拜京剧名家李舒为师,从基本功逐一学起,他用自己的努力成就了十三燕。王学圻自己说,十三燕是一个在外人看起来十分霸道和傲慢的人,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有能够碰触的脆弱。十三燕说,戏子就是下九流,他用强势来掩饰自己对外人眼神的恐惧。但是对于他一生热爱且执着的京剧,他必须捍卫自己的那份尊严。所以他不能让梅兰芳“弄脏了戏服”,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快回去吧,座儿在等着你呢”。

  王学圻演绎的十三燕张力十足、神采飞扬,无论眼神、表情,语气、乃至动作,始终抓住观众的视线,让人随这个角色的嚣张而嚣张,傲慢而傲慢,也随他的逝去而悲伤。最难忘十三燕与梅兰芳打擂的最后一场戏,一个曾经的梨园大佬,被孙子辈的梅兰芳“打”得人财两空,在“座儿”一哄而散,自己输掉所有家当之后,十三燕对着空无一人的场子依旧稳如泰山,在台上气定神闲地唱罢《定军山》

  那被砸掉的场子、昏黄的灯光还有执着的表演,让人备感人生的诸种悲凉和无常况味。他在溘然逝去之前给梅兰芳留下影响一生的两句话:“输不丢人,怕才丢人”和“将来要给唱戏的争一点地位”。气势如长虹的王学圻把一代京剧大师的人格演绎得荡气回肠。

  陈凯歌幸好有了王学圻,他和吴刚、余少群们一起,一俊遮百丑,让不少观众容忍了《梅兰芳》里的其他结构性败笔、硬伤和主角们的平庸无趣,才使这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趋于平和,也让这个荒凉的冬天徒然多了一道辽阔的宽容。

  链接:十三燕的原型,从史料上而言,虽不能说就是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等生行领袖中的哪一位,但确实更多集中了谭鑫培的经历。谭鑫培是西太后最喜欢的名角,内廷供奉、御赐黄马褂,而十三燕最珍视的就是老佛爷御赐的翡翠玉正与黄马褂。电影中十三燕打对台时唱的三场戏《坐宫》、《卖马》、《定军山》,也都是谭鑫培的代表作。电影中台下的匾额中也有“英秀”字样,这正是谭鑫培的堂号。电影中十三燕在后台偷瞧梅兰芳表演的桥段,也发生在谭鑫培身上过。他也曾与梅兰芳合作演出《汾河湾》,电影中两人合演时梅兰芳临时改新身段的经历,也的确是谭梅合作中的事迹。有趣的是,两人的这出戏,谭鑫培也曾临时在台上增加戏词,为难梅兰芳。1916年,梅兰芳在“吉祥戏园”重演他最早的创新戏《孽海波澜》,而谭鑫培同时在同处东安市场的“丹桂茶园”演出。梅兰芳的卖座超过谭鑫培,事后梅曾为此向谭道歉,谭也是一笑置之。一年之后,谭鑫培就因为被迫抱病出席权贵堂会,回家后气累交迫,病势日重,不久去世。江小鱼/文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陈凯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