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是无线的致胜法宝
-本报记者 陈明辉
记者手记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亚视千方百计地寻找突破点,它思想开放,没有“百年老店”的包袱,“求变”也往往能带给人意外的惊喜。只是,它缺乏一以贯之的办台理念,它的“变”缺乏明晰的方向和目标,败给无线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年以来,香港只有无线和亚视两间免费电视台(上世纪70年代曾出现第三间电视台佳视,但很快倒闭)。亚视积弱,无线独大,对于香港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亚视最近又换了高层:张永霖和王维基成为亚视新一任执行主席和行政总裁,从无线跳到亚视做高层的何定钧任职一年便黯然下台。亚视求变,无线求稳———翻看历史,无线的强大恰恰就在于稳定。
无线今年41岁,幕后最大老板一直都是人称“六叔”的邵逸夫。邵逸夫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创立“邵氏”电影,早已是娱乐大亨。1967年,60岁的邵逸夫创办无线,41年来屹立不倒,最关键的原因,恐怕就是最高领导层深谙娱乐事业的运作规律,一直贯彻自己的办台理念。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无线来说,这个“人”主要是艺人。无线每年有艺人培训班,刘德华和梁朝伟等巨星皆出自此处。无线培养并掌控艺人———世界上大部分的电视台,仅仅是“播出平台+制作公司”,不拥有艺人(即使是央视,也只是拥有主持人,台湾的电视台则连主持人也是自由流动);而无线是作为一家经纪公司在运作,将艺人牢牢抓在手里。做娱乐,靠的就是明星,从汪明荃、谢贤、刘松仁,到“五虎将”,再到现在的陈豪、佘诗曼,一代接一代的小生花旦备受追捧。
反观亚视,正是典型的“城头变幻大王旗”,老板换了又换:一开始由英国公司掌控,当时电视台名“丽的”;上世纪80年代,邱德根入主,“丽的”正式改名为“亚洲电视”;上世纪90年代,亚视进入林百欣时代;1998年,封小平主政亚视;2002年,封小平将股份出让给凤凰卫视老板刘长乐等人;2007年,查氏家族入主亚视,从无线挖来费道宜、何定钧等高层,但一年后又大换血。打工仔,最怕就是没粮出,老板频换,压缩开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或裁员、或减薪,谁还能安心工作?我接触过一些亚视基层员工,士气明显比不上无线。
其实这几十年来,亚视并非全无机会,尤其是新老板入主的初期阶段,亚视屡有佳作。比如1979年的《天蚕变》,1980年的《大地恩情》,1999年的《还珠格格》,2001年的《百万富翁》,都在同时段将无线的剧集或节目打得落花流水。林百欣曾高价挖角,沈殿霞、曾志伟、卢海鹏、林建明、李香琴都在上世纪90年代跳槽到亚视。只可惜,每一次成功都不能延续,挖来的角大部分还是回流无线。
我从不怀疑亚视人的制作能力。亚视千方百计地寻找突破点,它思想开放,没有“百年老店”的包袱,“求变”也往往能带给人意外的惊喜。只是,它缺乏一以贯之的办台理念,它的“变”缺乏明晰的方向和目标,败给无线也就不足为奇了。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亚姐选美造假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