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晚报:山寨打败山寨 一场短暂的欢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10:31  北京晚报

  作者: 吴勇

  “山寨”是国民性中实用主义与草根主义在现实中的镜像。山寨概念最早始于手机,短短一年燎原成时髦的山寨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山寨的概念被逐渐放大,如今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盗版”、“仿制”、“克隆”这样的技术性概念,更被融入了草根、颠覆、搞笑等泛社会化的意义。下一次新华字典修订时,山寨一词又该如何定义呢,或许它又有了新的变种。

  “山寨”一开始以模仿、克隆的面貌出现,就这一层面而言,“山寨”有多流行就意味着中国原创精神有多匮乏。事实上,在对西方的全面学习和崇拜中,我们本来就不够强大的原创精神正在被我们擅长的再创造精神不知不觉中稀释。在再创造方面,中国人永远保持着超一流的机动和灵活,甚至是狡猾。缺少原创土壤,注定长出的是“山寨”这样的实用主义花朵。实用主义排斥道德感,因为道德本身常常不实用,正因如此实用主义又能以最快速度形成它的信仰群体,在中国这个普遍缺乏道德约束的社会,“山寨”的流行几乎是天时地利人和。

  就文化领域而言,山寨影视、山寨明星……模仿之风兴起,拿来主义盛行。创作者急功近利,不重创造,重在改造,把别人现成的东西搬过来直接照方抓药,改头换面后推出,很多山寨产品在迎合市场上大获全胜,又助长了山寨风的流行。事实上,在市场上走得越远,山寨缺乏核心

竞争力的弱点也就越突出。山寨对娱乐的过分追求,也许注定它将是一场短暂的欢娱。越能激起集体亢奋往往越缺乏持久性,各种选秀说明了这一点。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明年文化领域山寨风将到达高潮,后年将盛极转衰。

  “山寨”在被拔高到文化层面时,草根是一个关键词。事实上,在网络时代,草根挑战权威从几年前就已开始,《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可以说是这方面的经典。眼下,山寨版春晚(北京晚报:山寨打败山寨一场短暂的欢娱)以及各种恶搞形网络作品被看做是山寨文化草根意义的代表,对权威的颠覆消解、娱乐为王无疑是它最清晰的面貌。走到这步,山寨文化露出了早年周星驰(北京晚报:山寨打败山寨一场短暂的欢娱)无厘头的特点,只不过如今的山寨文化中,消解严肃的特点还在,又多了一个主动制造严肃的分支,网络走红的山寨版《百家讲坛(北京晚报:山寨打败山寨一场短暂的欢娱)》就是一例,获得话语权而不仅仅是搞笑权,显然山寨文化中,草根变得更加全能。

  值得一提的是,山寨的内涵在不断扩充中,也呈现出一个逻辑悖论。山寨兴起顺应了中国原创精神缺乏的事实,原创精神缺乏的重要根源是对权威过度崇拜的结果;另一方面,山寨的草根性又表现为对权威的挑战与颠覆,这种精神将有利于原创气氛的形成和发展。也许在山寨文化的进化过程中,最终打败山寨的将是山寨自己,原创战胜模仿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结果。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