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飞:中国电影脱胎换骨的30年转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10:55  瞭望新闻周刊
谢飞:中国电影脱胎换骨的30年转型(图)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谢飞(资料图片)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电影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脱胎换骨、死而后生的30年

  在2008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我见到了85岁的谢晋导演,他还跟我讲他正在计划拍的几部片子,正在准备剧本,他感慨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有这么多电影人才,不相信中国电影不能走出低谷。

  谢晋导演的愿望代表了中国大多数电影人的期望,我们期待中国电影业的再度辉煌。

  从1978年至2008年中国电影院观众人次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业一度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数据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进电影院20次以上,但是现在这一数据下降到1次以下。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这也是中国电影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脱胎换骨、死而后生的30年。如何实现中国电影的再度辉煌?我们有必要对这3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作一番梳理和审视。

  传统电影的最后辉煌

  可以把中国电影业从1978年到2008年这30年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9年),我把它叫做传统电影的最后辉煌;第二个阶段(1990~1999年),这是转型中的市场低谷;第三个阶段(2001~2008年),我把它称作全球化背景下的艰难蜕变。

  传统电影就是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那个年代进电影院看电影是整个社会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我把它称为“大电影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电影业延续了1949年之后国家计划经济的体系,电影的制作和放映全部由国家下达任务、投入资金,制片厂、发行公司和电影院都是国家的机构,统一发行和放映,我们把它叫做“统购包销”。

  这10年也是中国电影院观众最多、最辉煌的时期。在1978年、1979年,观影人数最高达到293亿人次,当时全国只有10亿人口,平均下来每个人每年进电影院29次。今天,在全世界都已经进入了电视娱乐统治的时代背景下,国人人均每年进电影院的次数下降到1次以下。相比之下,1978年至1989年这一阶段简直是天方夜谭的时代,因此,我把它称作中国电影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后一个辉煌的时期。

  电影市场的这一“井喷”式的繁荣,究其原因,一方面,“文革”结束以后电影故事片的拍摄迅速恢复,很快超过了解放后的最高产量,再加上376部“文革”中被禁的国产老电影的复映,使中国电影业从制作到票房、观众人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有一本电影杂志《大众电影》,1980年每月发行量900万册,创造了世界杂志发行量最高纪录,也印证了这一时期电影业的辉煌。

  这个时期中国每年拍摄近百部电影,主要包含三类影片:第一类是关于革命斗争的电影;第二类是对历史和现实,特别是文革反思的影片;第三类是文化艺术探索片。大家比较了解的是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红高粱》这时候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我们第四代中国电影人的很多重要的作品也是在这个时期拍摄的,像《城南旧事》《老井》,都属于第四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认可。

  观众踊跃看片,创作者的思想解放,批判现实主义与电影语言、形式的创新,促使电影的新人、新作层出不穷,1980年代成为了中国电影人最为眷恋的黄金时代。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中国为什么有第四代、第五代这样的说法,这是中国特殊的艺术现象,由于20世纪的后半期,中国在政治、社会方面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一个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另一个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使得生活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人的作品有了明显的代际区别。

  前三代,我举几个代表作,中国电影最早诞生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拍了一个京戏《定军山》(1905年),另一部代表作是《难夫难妻》(1913年);第二代的代表作有影片《神女》(1934)、《马路天使》(1937)、《小城之春》(1948);第三代的代表作有影片《林家铺子》(1959)、《早春二月》(1964)、《舞台姐妹》(blog)(1965)。

  不久前去世的谢晋导演就是第三代导演,他是反思题材电影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最好的作品——被我们称作“反思三部曲”,都拍摄于1980年代,即1981年的《牧马人》、1983年的《天云山传奇》和1986年的《芙蓉镇》。他从影60年横跨中国好几个时代,对中国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和家庭伦理情节的模式构成了谢晋导演的艺术特征。没有哪个中国导演的电影像他这样获得这么多中国观众喜爱与推崇,如反思“文革”灾难的影片《芙蓉镇》,在1986年的中国市场上票房达人民币1亿元,按当时平均票价0.1~0.2元计算,观众数达五亿至八亿,可谓全民观看。

  最后的“辉煌”时代,也预示、暗藏着危机。由于电影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中国电影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被“左”的思想戒律干扰,进展甚微。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就可以理解是什么在影响着市场化改革的到来。1979年一部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在中国上映,《大众电影》杂志在封底登了这个影片的剧照,没想到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连续几期,《大众电影》连篇累牍地刊登读者来信,讨论该不该用亲吻剧照做封底,到底是资产阶级的大毒草还是歌颂美好纯真的爱情?全国数百万人参与到激烈的论战,成为一个不小的事件。仅《大众电影》杂志,就收到来信11200余封,根据他们的统计,有2/3赞成刊登,有1/3反对。

  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电影银幕上的接吻史,也是个有趣的事情。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里已经有了“接吻”镜头,1934年的《十字街头》和1937年的《马路天使》里,都有很好的通过接吻表现爱情的场面。可是,1949年以后,接吻就被禁止在银幕上出现了。1957年,影片《护士日记》因一个医疗站长亲护士脸蛋的镜头受到批判。1959年,影片《聂耳》中,聂耳和他的恋人分别时的一个接吻镜头,审查时被删去。

  几十年的批判和“左”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大众电影》“接吻”剧照的风波成为必然。改革开放的头十年,也是全中国人民,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电影人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排除干扰的时期。1979年,影片《生活的颤音》的创作者试图让一对情侣在告别时有“接吻”的意图,但又刻意改为女方的母亲推门而入,将这一吻扼杀。直到1980年,影片《不是为了爱情》中,一个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女学生与她的恋人的亲吻镜头,才结束了新中国电影之前31年无接吻的历史,虽然这个镜头被要求剪缩到了仅仅三秒钟。而到了1986年,谢晋导演在影片《芙蓉镇》里用了很长的接吻镜头,来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显示了这位老前辈永远创新的精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中国电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