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网:吴宇森别闹!《赤壁下》等过时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4日09:49  人民网

      作者:张铁

  “你过时了。”这句雷人台词,可以原封不动地奉还给以《赤壁下》为代表的“纯形式电影”。

  “别闹!”又一句雷人台词,可以赠予吴宇森导演:别跟着市场起哄,把吴氏美学当成电影唯一的法宝。

  《赤壁下》是部这样的电影:你拿着爆米花和可乐走进电影院,电影开始后你跟大家一起在黑暗中大笑,20分钟后觉得困了,沉沉睡去,40分钟后醒来,可以毫无障碍地接着欣赏,看到可能是华语电影史上拍得最好的战争场面——虽然还是缺少一些表现战争残酷的细节。

  近期忙着在元旦春节之际攻城掠地的电影中,《梅兰芳》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取胜,《叶问》因充满侠义精神的真拳实脚获得口碑,《非诚勿扰》则长于在幽默中描摹世相百态。相形之下,《赤壁下》则可谓是一部“纯形式”的作品:精美的画面、精确的技术、宏大的场景、耀眼的明星……这决定了观众在欣赏该片时,如果不怕梦中被音乐惊醒,可以随时安心睡去。

  媒体与观众津津乐道于《赤壁下》中的种种“雷”人,很难听到对于不靠谱情节、平面化人物的说词,甚至最容易成为话题的新编历史,也没能引起大家谈论的兴趣。这本身就说明观众心目中对该片的定位:内容并不重要,甚至是可有可无,如果这个电影还有什么可说的话,那就是这些形式的东西了。

  “你过时了。”

  这句雷人台词,可以原封不动地奉还给以《赤壁下》为代表的这种“纯形式电影”。

  “山寨《罗生门》”被忘记了,只记得绚烂的色彩、飘风的黄叶和花俏的武打,这是《英雄》;金鸟笼、鲜花盔甲、人肉风筝已经成为奇观文化的典型标志,而《无极》的故事还须依靠《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被人记取;郁闷压抑山雨欲来的大家族气氛说的是《雷雨》,而《满城尽带黄金甲》留下的是豪乳、菊花和一首哼哼哈哈的流行歌曲……

  当张艺谋用《千里走单骑》、陈凯歌凭《梅兰芳》“华丽转身”后,吴宇森义无反顾地继续勇往直前,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赤壁下》好在还有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可以撑撑场面,不知道在这之后,追求视觉和感官的导演们,挖掘尽了“每一片柳叶后的风情”后,还能再走多远。

  电影是什么?电影不同于绘画和摄影,是因为它可以讲故事;而不同于小说,则是因为它可以被“看”。所以说,电影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奇妙地结合了绘画的空间性和文学戏剧的时间性,从本质上讲,电影是一种视觉性的叙事艺术。“视觉”说的是形式,而“叙事”说的是内容。

  然而,在《赤壁下》这样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形式,内容被付之阙如。看这样的电影,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会动的图画、配乐的照片播放。从单独的作品来看,似乎能吸引到观众,但从电影艺术的发展来看,则是饮鸩止渴:牺牲了电影作为艺术的独立性,必然会失去更多的拥趸。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电影?观众走进电影院,除了享受在黑暗中吃着爆米花的闲暇时光外,更多的是“移情”在起作用:在屏幕上找到自己的生活,获得一定的认同,从而为沉闷乃至郁闷的日常生活找到一个宣泄的通道。

  从这方面来说,“纯形式电影”也很难有所作为。服装怪异的群殴、血肉横飞的细节或是布满屏幕的美女,除了视觉的冲击外,难以寄托我们对生活的想象与感受,也难以引发体悟生存意义的共鸣。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除了在电影产生之初,风景纪录片曾经作为电影的主流存在过外,电影在这方面的分支,不管是在市场还是艺术上,都从未成功。这或许这也就是《赤壁下》的导演和编剧在片中加入如此多雷人台词的原因:除了刺激视觉,也要娱乐观众。难道我们的导演一定要让观众看厌了空洞的精美画面之后,才能发觉这条路的尽头没有出口吗?

  “别闹!”又一句雷人台词,可以赠予吴宇森导演:或许真是不能跟着市场起哄,把吴氏美学当成电影唯一的法宝,重新回到《英雄本色》、《纵横四海》的时代,让电影重新成为电影。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8364;

更多关于 《赤壁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