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午报:学者余秋雨为何再谈“大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4日09:17  新闻午报

  作者:吴为忠

  继去年“余秋雨(blog)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后,最近,工作室办公大楼在上海戏剧学院正式落成,在竣工典礼上,余秋雨再次为“大师工作室”正名。他说:“我成立的是‘余秋雨的大师工作室’,而并非‘余秋雨大师的工作室’。”一个“的”字前置,反映了余秋雨成立“大师工作室”并非为己扬名,树碑立传,而是成立一个提供给大师们创作交流的工作室。这是一种文化责任。

  “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成立的新闻见诸媒体后,曾引起一片争议之声,反对者的观点是余秋雨把自己称为大师,有抬高自己之嫌。余秋雨在自己的博客上曾就“大师”一说撰文解释:“听到成立工作室这个消息后我曾作过几次努力,希望删去‘大师’这两个字,但没有成功。这是教委的一种架构性的设计,要改动有一定的难度。后来我想,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我的理解,这是一句幽默的话。

  余秋雨对大师还有另一个界定标准,他曾就赵本山(新闻午报:学者余秋雨为何再谈“大师”)现象说过这样一段话:“本山深受观众欢迎,却总被文化界看成是乡间艺人,因此很想到我当时担任院长的上海戏剧学院读几年书,得一张文凭或一个学位。我毕竟是内行,看了本山的三段小品就说:‘不必来读了,他应该是我们学院教授研究的对象。如果来读几年书,会浪费他创作的黄金年华’。”

  他还举过鲁迅、沈从文、齐白石先生的例子,说的均是同一个道理,他们这些人虽然都没有大学文凭,但都成为许多重点院校聘请的客席教授和名誉教授,大学拥有他们,是大学之幸。因为真正重大的文化建设,必然是那种值得全民共享的社会文化,也就是由鲁迅、沈从文、齐白石等人创造的文化,大学是否都有能力创造出来?也许只是对他们做一些追随性的研究和学习罢了。由此可见,余秋雨所说的大师,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创造出值得全民共享的社会文化,从这个理念出发,也就是说余秋雨先生更偏重于艺术的实践知识,而不是文凭学历。

  其实,发挥余秋雨的影响力,为上海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更广泛层面上的创作交流的平台,这也是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的宗旨所在,而余秋雨是不是大师的争议,在这里已经显得无关紧要了,更何况余秋雨在学术界的地位有目共睹。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余秋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