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道彩
赵本山凭借作品《不差钱》再度蝉联春晚小品王。“巴蜀鬼才”魏明伦对此提出质疑:“我觉得今年语言类节目的一等奖应该空缺,《不差钱》和赵本山以往的小品相比水准下滑得太厉害了。”“这个小品要说有什么作用,我看就是为他的徒弟做了很好的广告。”(2月9日人民网)
本人毫不保留地认同“鬼才”的意见。被观众寄予厚望的《不差钱》的确没给人带来多少惊喜。笔者以为,此次赵本山蝉联小品王无关艺术精湛,而是与其他小品太不争气,以及赵本山十几年来在春晚小品领域建立起来的超强魅力与人气有关。一言以蔽之:赵本山封王除了对手太差,就是老本太硬。
通常,我们衡量一个文艺作品成功的标准,除了要看演员的表演水平,更要看作品内容的精彩程度。《不差钱》虽然从形式上不乏滑稽搞笑,赵本山两位高徒的才艺展示也能博人眼前一亮。但是,诚如巴蜀鬼才魏明伦所说的,小品内容太过粗糙、随意,既无亮点,也无新意。
好的小品应该入脑入心,不仅要引人发笑,更要让人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我想这一点无需提醒,赵本山应该比谁都明白,这些年春晚虽然还在年年上,可艺术水准连年走衰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提起老赵的小品,不少人还会念念不忘《拜年》、《三鞭子》、《策划》、《功夫》、《卖拐》等耳熟能详的作品。这些作品既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又不失艺术的加工提炼,在充满趣味的幽默与调侃背后,除了让人感觉身心愉悦,也能感受到一种布善抑恶、激浊扬清的情绪与力量。
观众心里有杆秤,只有精心打造的作品才可能真正打动观众。粗制滥造只能让艺术耗散,人气流失。据《沈阳晚报》透露:小品《不差钱》是赵本山“历年来创作时间最短的作品。”作品是1月6日夜晚,赵本山在本山影视基地开碰头会时突然间想到的一个题材。可以想见,这个属于“妙手偶得”的作品,从酝酿到上演总共才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内容粗糙应该也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现在的赵本山已经不是20年前那个扛着10瓶茅台酒到北京进行春晚公关的赵本山。功成名就之后,老赵已经身家数亿,拥有自己的影视公司,也有了自己的演出团队和常年的演出舞台。这个时候如果还想要求他像当年那样对春晚充满热情和激情,就未免有些不靠谱了。
但是,赵本山还在一如既往地参加春晚。虽然年年发誓不上,但年年春晚还是没缺了他。细分析一下,老赵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他知道自己的电影还需要大的平台推介,自己的弟子需要大的平台宣传打造;他更知道许多春晚的赞助商每年都在点他的名字投放广告,如果不上春晚不仅是“对不起”央视,也是和自己的利益过不去。
事实上,自小品《卖拐》之后,赵本山就在走下坡路。观众的批评声也是不绝于耳。但是究于老赵曾经给观众带来的快乐,以及给中国小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小品还是年年获大奖。然而,赵本山应该明白,观众喜爱的是能够给他们带来艺术享受与精神愉悦的赵本山,不是坐吃老本,身在春晚心在生意场的赵本山。
赵本山不能老活在观众的回忆里。如果真的无心创作,拿不出好作品,还是就此告别春晚。毕竟对于一个文艺工作者,他的职业声誉还是最重要的。如果那一天,观众真的对老赵厌倦了,不等自己告别,春晚也会主动来告别他。这样一来,受损的不仅是老赵苦心经营的半世英名,也会是他那需要人气支撑的影视文化生意。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