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格莱美,一边被崇拜一边被误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08:37  新京报

  作者:张璐诗

  2月9日颁布的第51届格莱美奖中,华裔钢琴家郑倩凭借现代音乐大师萨朗宁、卢托斯拉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摘获惟一与中国人沾边的果实。萨朗宁是即将光荣卸任洛杉矶爱乐音乐总监的古典大腕,卢氏则是跟剧作家品特一样名声高调、生活宁静的波兰作曲大师;古典音乐“不识时务”,国内乐迷不知道他们,在意料之中。至于郑倩,对于提起钢琴开口就是郎朗李云迪的大众,不认识更在情理中。既然国内媒体及很多专业界人士都认同、或起码看重“格莱美”所代表的话语权,那么美方的榜单上多一个新名字,就相当于给我们做普及课程;就像是我们假设自己资历尚嫩,有个看上去好靠谱的成年人拿着一堆唱片,一张张数给我们看:这张、这张值得拿回去学习。

  中国多几个这样的愣头青,格莱美得主们就一夜发紫了。我敢说,要是郑倩马上来北京开独奏会,票房将是可观的。

  可是,慢着。一般提起“格莱美”,多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流行音乐的奖项。谁会留意到,明天就会做北京首演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刚刚才获得了本届格莱美的“最佳管弦乐团”奖?格莱美作为“风向标”的功能,也更着重体现在一茬茬更替勤快的“时代曲”及其主唱身上。可须知,格莱美奖从1959年首次颁出时的26项奖,到了今天的过100项,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以流行音乐为主的“排行榜”。它的评奖对象是录音艺术和录音技术突出的艺人;细致划分的音乐种类,涉及我们所能列举或列举不出的种种:流行古典爵士世界音乐民谣,当中再细分奖项。单看颁奖范围和对象,已经跟国内任何一个现有的音乐颁奖无可比性。国内的颁奖有没有向它学习的必要?三年前,主持格莱美评奖的美国录音学会高层曾来京办论坛,答案至今似乎尚不明朗。

  马友友是个异数也是个典型:异数是,他从1984年开始得“格莱美”眷顾,平均隔一年就获一个奖,在华人音乐家里是空前且(或许)绝后。马友友早年以巴赫“六首无伴奏”开头,一直到1998年以前,基本上都是纯粹的古典乐,然后慢慢就加入了“跨界”元素。跨界的YO-YO MA与流行的“格莱美”更合拍,后者一连又赏了他三届大奖,赏他参与打通了古典与流行乐坛的关节。格莱美评奖全球化,关注度也全球化,乐坛内各门类音乐的“一体化”,大约也是局内人乐见的。

  只针对录音成品评奖的格莱美,对于众多享受现场演奏/演唱的艺人而言,未尝不是个莫须有的名头。毕竟录音是在棚里(现场录音除外)一而再、再而三修饰出来的,缺乏的是现场与音乐、与听众瞬间驳通的电流。格莱美对于音乐产业的贡献也只限于“录音”方面,并不等同于“音乐”。不论是得主还是看客,保留着这点清晰很重要。

  □张璐诗(北京 乐评人)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格莱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