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陈凯歌著《我的青春回忆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让我们有机会一窥这位世界知名电影导演在走进北京电影学院之前的生命历程,陈凯歌娓娓道来他的青春残酷物语,值得一读。
自传是非常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自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一般来说,可以入“传”的,必然是名人,或者在某一行业、某一领域具有号召力的人。他或她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进一步说,陈凯歌的传记应该就是电影史的一部分。然而,从技术层面上看,《我的青春回忆录》存在较大问题,那就是这本传记中有太多对历史事件的陈述,比如他谈到了“文攻武卫”、老舍之死等。对这些事件的复述,占用了此书的不少篇幅,这些之于自传主体的背景性资料,其实完全可以一笔带过,或者采用加注的方式解决。
人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必然和社会发生联系。在该书中,陈凯歌着力写了他的同学F、G、K,以及被他唤作奶奶的保姆这些和他并无血缘关系却几乎每日都要相见的人。他的文字给我造成这么一种感觉,就是在写这些人时,细节、用情都要超过写血亲家人。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过多地写他人,必然导致写自己的内容变少。更重要的是,自传要写真实的自己,要写过去自己眼中真实的自己,还要写现在心中真实的自己。要做到百分之百真实是一件非常非常艰难的事,那不仅仅因为我们要对自身作出客观判断,还因为我们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束缚。然而,传者应该拿出勇气,尽最大力量写准确每个字。白纸黑字。我无从知悉少年凯歌的生活,他的文字怎样,便是怎样罢。只是我觉得,我和他的文字之间有一层厚障壁。
可是我们并非完全无知,此书封面上印有“陈凯歌自传第1部”字样。如此说来,就还有第2部、第3部,大概可以写到大学和婚姻生活吧。对这些,我们略有耳闻,到时候再评论其真诚的程度不迟。
比起回忆录,我更喜欢附录中的两篇文章《千里走陕北》《张国荣的眼睛》。它再次让我觉得,陈凯歌更善于观察他人,或者说更容易把对别人的看法表达出来。其实,谁又不是这样呢?要自省、要自我批评,要当众把自己解剖,并非易事。■桑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