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特勒是个命大的恶魔。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统计,希特勒一生共经历了42次各种规模的暗杀,实施者从普通的手艺人、勤杂工,到盟军特工,再到德军内部的炸弹专家、高级军官,什么人都有。如果这些暗杀计划有一次成功了,二战乃至世界的历史就会改写。
可惜,这些计划要么被中途放弃,要么因意外而失败。希特勒大难不死,认为是上帝成全他的纳粹“伟业”,直至1945年盟军包围了柏林,他才在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自杀。
所有这些暗杀计划中最有影响的一次发生在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自杀的9个月前。这是一起由多位德军高官策划的爆炸暗杀,计划失败后被处死的有两百多人,受牵连而被捕的有5000多人。暗杀行动的直接执行者是陆军上校施道芬伯格,他在北非的战役中失去了右眼、左手和右手的两个手指。重伤让他获得提升,成为可以接近希特勒的高级军官,同时也让他对希特勒的政治纲领更加不满。
施道芬伯格出身贵族,相貌英俊,长得有点像汤姆·克鲁斯。好莱坞将这段历史搬上银幕时,汤姆·克鲁斯就成为最合适的主演人选。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影片《行动目标希特勒》都是一部令人期待的作品。导演布莱恩·辛格曾执导过悬疑色彩浓厚的《普通嫌疑犯》、《纳粹追凶》,也制造出《X战警》和《超人归来》这样的视觉大片。演员阵容中除了汤姆·克鲁斯,还有一批来自英美和德国的演技派男明星,整部影片就像转播一场球赛一样,镜头追随着刺杀希特勒这条故事线,从一个人物转移到另一个人物,有个人表现,有集体配合,也有少数人的较量,直至比赛结束,完成了一场揪心的男性群戏。
影片从施道芬伯格在北非受重伤开始,另一条线索是特雷斯考将军一次没有成功的刺杀。幸而这次行动没有败露,特雷斯考与他的同党们谋划更严密更有效的刺杀,施道芬伯格就在这种背景下加入其中。对这个故事毫无了解的人会发现它跟我们熟悉的暗杀故事有很大差别,首先它并不是由“一小撮”人策划的,从计划到实施,牵扯的人非常多。其次,参与者中有多位军衔高至将军的军官,让人感觉这不像是一次暗杀,更像是一次政变。
作为一个已经不再是秘密的历史事件,作为一起事先知道了结局的暗杀,《行动目标希特勒》将重点放在还原过程和表现人物心理活动上,制造了足够的悬念感和紧张气氛。影片自始至终强化着一种观众知道,而剧中人不知道的奇特氛围,这种氛围似乎比让观众猜不到结局更加刺激。
在真实的历史中,施道芬伯格将装有炸药的公文包放在希特勒的会议桌下,引爆前一分钟离开了会议室。谁会想到爆炸之前公文包倒了,一个军官将它放在会议桌的底座下,就是这个底座救了希特勒的命,让他只受了轻伤。和之前周密的策划,谨慎的实施相比,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意外,然而它却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行动目标希特勒》没有直接表现暗杀失败的原因,而是把后30分钟时间留给那些被命运无情戏弄的人。他们在无法确定希特勒是否已死的情况下着手实施后续计划,很快就体会到从狂喜到绝望的逆转。
除了演员出色的表演和真实的视觉效果在强化着时代感,《行动目标希特勒》还用丰富的声音效果让观众感受战争,以及战争中人物的心理感受。飞机引擎声,空袭警报声,军队行进的脚步声,电报机的按键声,以及那个时代德国人最常听的瓦格纳的歌剧,它们或混杂在一起,或被选择性地放大,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心理噪音。
由英国著名演员堪尼斯·布拉纳扮演的特雷斯考将军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必须告诉全世界不是所有德国军人都喜欢希特勒,否则这里将永远是希特勒的德国。”
在二战结束后的很多年,这些因暗杀希特勒而被处决的德国军官没有被当做英雄来看待,他们仍被视作背叛国家的人。直到近年,德国人才开始纪念1944年7月20日的那次行动,用施道芬伯格的名字命名街道和学校。
《行动目标希特勒》也许因为过于中规中矩而稍显平庸,正如有评论说,“可以拍得更好看一些”。但是当年那些军人希望全世界知道的东西,通过这部影片真的让全世界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