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十四城记》:纪实比虚构更有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09:56  北京日报

  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上映了,虽然这部影片此前从戛纳电影节上铩羽而归,但仍然有着不可忽视之处。影片延续了《三峡好人》的风格,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糅合导演虚构的故事,将一家老工厂半个世纪的历史和盘托出。不是宏观的整体介绍,而是通过人物的生活回忆,呈现昔日的热火朝天,如今的落寞衰颓,透露出一种苍凉的诗意。与《三峡好人》不同的是,片中工人的纪实口述,比演员的虚构表演更多一份动人的力量。

  影片的主体是五个真实工人和四个职业演员的个人口述,意在展现不同代际的工厂生活。五个工人的回忆并不长,但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催人含泪。一位下岗女工在公交车上的回忆,辛酸、坚强、朴实的言辞,成了片中最触动人心的部分。贾樟柯善于抓住普通人的各种细节,并把它们放大到银幕上。片中两位老工人饱经风霜的面孔,呈现在大银幕上自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惊心动魄。影视剧、街上的巨幅广告到处充斥着明星、成功人士的面孔,但普通人的面孔却难得一见。贾樟柯的这种写实表现手法,跟上世纪80年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近似,只是这种写实如今在商业娱乐片中几乎绝迹。

  缺少修饰的面孔、说话中低沉的叹气、不知不觉地流泪,这是一些中国底层百姓的表情。他们在平时艰难的生活中咽泪装欢,只有在回忆时才倍感心酸。片中五个工人都有这种特点,与其他职业演员的表演构成明显的对照。吕丽萍、陈冲、赵涛饰演的三代“厂花”和陈建斌扮演的工人,在演技上不能说不成熟,虚构的故事也不错,但由他们演出来总感觉让人“跳戏”,少了一份朴实动人的力量。这些在影视剧中经常露脸的演员,说起台词比那些工人自然要顺溜得多,表情、动作也更丰富,但那种直达人心的生活质感却打了折扣。

  两相对比,生活显然比表演要更难,也更令人动情。片中的工人们不是在演出,他们的生活经历就是那样,而职业演员再怎么模仿工人,也仍然是虚构的表演。相比《三峡好人》,那部影片也有虚构的故事,但男主演韩三明自身就是底层平民,基本上是本色出演。《二十四城记》由于镜头对准一家老工厂,纪录片性质更强烈,选用职业演员表演却削弱了影片的真实感。贾樟柯用吕丽萍、陈冲这些明星出演,大约应了他自己的话,这是他准备拍商业片的转型之作,而明星可是商业片的基本元素。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二十四城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