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十三届香港电影节于3月22日下午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低调开幕,开幕式后以尔冬升的《新宿事件》和许鞍华的《天水围的夜与雾》的国际首映为来宾献礼。香港电影节协会(HKIFFS)此次重新整合了旗下以电影节为主打的若干媒体盛事,与形象公司合作,推出新标志、新吉祥物、新网页甚至是新的公司简介等。
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2006年三十岁之时,曾任影展有史来最年轻主席的高思雅(ROGER GARCIA)在一篇影展序言中道HKIFF好一个三十年,“无愧于天地之间”;回望影展跨越世纪的三十载风云,再看回香港电影的跌宕起伏,高思雅的评价难免令人唏嘘——纵然他认为釜山电影节(PIFF,设立于1996年)与香港电影节各有所长,在前者的强势冲击下,坊间人士难免得出本不是竞赛性影展的HKIFF明显后劲不足的结论,令学步者PIFF抢了提携和网罗亚洲各国独立电影及人才(亦包括不少华语电影)的先机——HKIFF新千年以来不但推出了主打的三项大奖吸引媒体眼球加强竞争力,每年的展映单元从名目到编排都乐得翻新花样。关于本届电影节最醒目的是,从前多强调影展是香港电影、亚洲电影阵地的HKIFF,此番打出的更加是促进“中华电影文化”的旗帜,网罗的不止是本土、也包括大陆和台湾的纷呈创作。革新之风似乎刮得猛烈而坚决,由此说电影节三十三而立,大概更为恰切;至于影展之后会去向何方、“中华电影”的大旗又要如何招展……暂且让我们把这个猜想留到闭幕的那天细细盘点。
若追根溯源,1977年的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大概会被当作是历史的一个巧合,去伦敦留学主修艺术管理的杨裕平学成回港之后因深受当时伦敦国际电影节——“电影节的电影节”(开初并不设竞赛单元,从各地影展选片)的启发——拉上几位同事开始筹划香港的国际影展,资金和人力都有限,却因为影痴同好的执着与后劲十足的团队力量成就了当时世界上唯一以亚洲电影为主打的电影节,同时亦是亚洲第一个国际性影展。
然而,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诞生却更加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杰作:70年代当真是香港的好时代,不但经济腾飞、贸易中心地位巩固,城市中产的力量也达到相当量级,于是城中不少影迷俱乐部赏西方名片,同时因为在特殊政治历史条件下而得以保存的珍贵华语、西方影片拷贝,也成就了后来香港国际电影节最受世界瞩目的“回顾展”(RETROSPECTIVE),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依然难有综合性影展能出其右。经历了60年末期社会动荡后,港英当局也开始推行“积极不干预”的文化策略,组织各类文化节和艺术团体,令港人初识与传统的文化中国不尽相同的“香港身份”与“香港文化”的滋味——由此,香港国际电影节的选片和其固定的“港产片”单元也就更加耐人寻味。然而对不少电影工作者、影评人、电影学者和随影展一起成长或者变老的普通影迷来说,HKIFF是每年复活节以前的必备“功课”,每每阅读国际电影人关于“香港”的回忆录和游记,似乎也总是和电影节联系到一起,这场每年令人牵肠挂肚的影展已经成为他们光影记忆的天然成分,无法割离。
如果非要从22日的多少显得有些低调的开幕之夜的两部世界首映电影中读出一些弦外之音,我们也许应当回到香港电影这个话题。不论是因为据闻无缘内地市场的尔冬升新作《新宿事件》,还是当年新浪潮浪尖人物许鞍华的前传《天水围的日与夜》之续篇《天水围的夜与雾》——它们是在为“香港电影”这个定义多样、话题常新的题目作一种意义微妙的加法,却总是殊途同归。
《新宿事件》
《新宿事件》中,铁头(成龙)思念他远渡东瀛的恋人秀秀(徐静蕾)而非法入境,在新宿华人区一带以黑户口打零工的方式混着讨生活,亏得阿杰(吴彦祖)照顾,两人情同兄弟。铁头后来终于得知秀秀早嫁作他人妇——其夫君正是新任三合会副会长江口利成……断了寻回爱人的念想后,铁头迫于生计打算捞偏门,他身边也聚了一帮在歌舞伎被边缘化的华人兄弟,大家也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因为顾念“义气”帮阿杰报复台南帮,铁头为了自己和一班兄弟在这片黑暗王国掌握主动权而与野心极大的江口结盟,却被他利用作棋子,他的东瀛梦也渐行渐远……
有人觉得《新宿事件》敌不过导演尔冬升自己的前作《旺角黑夜》(两片中有大量卡司重合),就身份和人性的关注层面上来看两片也许有可比性,然而把故事重心放到身在日本打拼的华人移民身上来却令《新宿》自成一体,剧本有歌舞伎町案内人李小牧亲自点拨,也算加分。然而尔冬升的歌舞伎町,不见李志毅《不夜城》(1999)中长镜头衔接的性感妖娆,其华人移民(偷渡客)生活的刻画大概较之岩井俊二《燕尾蝶》(1996)中的“元都”(YEN TOWN)亦少了些许抒情式的铺垫与浪漫;暴力的渲染上大概因为兵器相近的缘故(日本刀与枪)而可以等量观之;同时,导演也不似张作骥的《蝴蝶》(2007)执着于“日本”与“中国”的身份讨论,却是以日本黑帮组织“三合会”的继任者风波和领导人的明争暗斗为线索,放不少笔墨看中国的海外移民——最终也是对无根游民这个群体共同状态的一种观察,看他们的辛酸、奋斗史,却能直指其劣根性,从这个层面上反思人性。
和陈可辛《投名状》中的大哥庞青云不同,成龙的铁头对于兄弟们的“团结”有一些天真的、乌托邦式的念头,亦少了庞青云的霸气和残忍……尽管二人的最终结局,都逃不开作棋子的命局。有趣的是,成龙在影片终了的一句话令人想起贾樟柯《世界》中那个因为工伤而丧命的“二姑娘”交代朋友要替他办的事,该还清的,终还清了,这似乎是一个不能操纵命运的人对自己最后的一种把握与尊重。
这部不愿在“部分镜头”上作妥协的电影重新令人想起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对黄金年代香港电影的概括:“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然而,在2009年重新温习过往香港电影的那些残缺肢体与喷射的鲜血,映衬的却是不再打不死的英雄和不再能够网罗人心的义气——不管是日本的黑帮(以及其虚幻的关于武士道的信仰)还是日本社会底层挣扎的华人,在礼崩乐坏的社会中,都收拾起自己的信念,拥抱“财路”;不求尊严,只求苟活——这难道是香港电影对自己的一种戏谑和反省?
来自日本的摄影指导北信康(KITA NOBUYASU)带给影片一片貌似暖色却暗藏杀机的色调,部分镜头在黑暗中幽暗发光,令人绝望;金培达的日本风配乐有板有眼,日本笛做得地道,鼓也有力道,与影片的氛围甚是相得益彰。此片中成龙的表演可圈可点,吴彦祖的阿杰之后有些部分也许是参考过希斯莱杰的“小丑”,甚有味道。两名女星徐静蕾和范冰冰,只是中规中矩。比照而言,配角林雪和钱嘉乐都足够出彩,日本方面的明星竹中直人和加藤雅也力道十足,至少架势上足够令人印象深刻。
《天水围的夜与雾》
去年此时曾经与人在香港电影节的某次晚饭上一起庆祝许鞍华的《日与夜》成功,她“恶狠狠”发来短信道,请期待下篇。在当年的新浪潮主将纷纷将舞台交给后来人之时,许鞍华在08和09年分别交出出彩作品,其现实主义风格有当初新浪潮之相,难怪坊间人士不约而同叫好。许鞍华的香港故事,不用像《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那样魔幻现实,只需还原那些日常和琐细就足够打动人,就知道她说的不止是天水围的故事,也是人所共有的故事。
这个下篇比上篇黑暗,取材于天水围发生的真实的家庭谋杀案件,香港藉的李森(任达华)杀死大陆藉妻子小玲(张静初)和双生女儿,自己亦身亡。而影片的主旨不在于重现案件的悲剧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探讨中港关系,以及如家庭暴力延伸开去的一系列与新移民有关的社会问题——因为众所周知,天水围虽然能够远眺深圳夜间的繁华灯火,社区的社会问题却由于众多大陆新移民和本港的低收入、低教育人口而日益尖锐,多见于报端,而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却每每反因媒体的渲染而被忽略。关于天水围的故事早期有刘国昌的影片《童党》,去年也有刘国昌的一部针对天水围社会问题的《围。城》,而许鞍华的上下两部则是对这个命题的扩充,让不只是香港观众,也让大陆观众看到香港在明信片风景之外的不同侧面。
这样的低成本电影也是本港独立制作的诚意代表之作,似乎也代表了在合拍片之外,本土电影人回到以写实的香港故事重新为“香港电影”定位的新走向。许鞍华对李森的刻画得力于戏骨任达华的精到表演,令这个人物充满矛盾和自身欲望的冲突;而张静初扮演的大陆移民亦张弛有道,十分恰切——对李森和小玲之间矛盾的展现不只是其性格层面的不和,也彰显出在某些层面香港与大陆内在的不相容性;这种不相容性若联系97回归来看,似乎也打开了更多值得讨论的话题。马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