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找不到合适的观众群,年轻人找不到好看的电视剧,于是永远只能互相埋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撰稿·王煜 王倩(记者)
依赖网络的年轻人
电视剧怎么看?打开电视机看啊。
错,年轻人不这样玩的。国内所有电视台的观众基本构成,和中国主流的电视剧人群是非常一致,就是45岁到54岁的中年人群,而且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女性观众的比例非常高。《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收视率在首播第二周后下跌很正常,看看打赢它的女人戏《春草》和《传闻中的七公主》们,这才是主流电视观众们爱看的电视剧啊。
年轻人真的不看电视剧?当然不是。他们只是不开电视看剧,他们对美剧、日剧、韩剧和港台剧的了解完全超过了对国产剧的了解。年轻人还是依赖电视剧的,不然你怎么解释《丑女无敌》和《网球王子》的高收视率。他们不会每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贡献电视台最看重的收视率,平时不是要加班,就是要过夜生活,连续剧要是看得有一集没一集的还不如不看,等到空闲的日子里不分昼夜昏天暗地一览而尽。网络和碟片才是他们的最爱。
有一个朋友是这样追美剧《豪斯医生》的:周一,登陆《豪斯》官网看一眼播出时间倒计时,盯一会官网上的心电图动画度时如年,干脆把电脑时间调到美国那边的西五区时间;周二,英文无字幕版已经放在网上了,立马下载,先睹为快,落后为耻;周三,有些医务专业术语实在听不懂,网上现在也只有那个翻译最烂的字幕组(烂所以才快嘛),怎么办?不能不看;周四,该集收视率出来了,还不错,挺高兴的,赶快去网上看看能人们对本集的专业评论,去图书馆翻看本集里提到的医务术语,做好笔记;周五,质量和速度居中的字幕组放片了,冲啊;周六,去维基百科里看看演员和创作团队的新资料,有更新了,赶快去相关的书籍和视频充电;周日,Youtube上更新下集预告了。周而复始,“我行我素,蔑视现有的一切交际原则”的豪斯主义价值观完全渗透进了他的性格,看上去这位朋友完全像追恋人一样地在追《豪斯医生》。
依赖网络或者买碟看“延播”的美剧、台剧、TVB剧、韩剧或日剧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有人选择通过人家的电视台官网、卫星电视和“蚂蚁”等各种方式看“直播”。不用担心听不懂韩语或日语,强大和无私的人民群众中永远都有能“口译”韩剧的能人。在过去三个月里,一个典型“韩剧迷”每晚的生活可能是:周一周二看MBC的年代剧《伊甸之东》(宋承宪主演),周三周四看SBS的偶像剧《明星的恋人》(崔智友主演),周五瞄一眼SBS的日日剧《妻子的诱惑》(张瑞希主演),周末则轮到了韩国家庭剧《家门的荣光》(朴时厚主演)。
非国产剧的魅力
美剧的魅力究竟在哪儿?或者说国产剧为何很难吸引到年轻人呢?精彩纷呈的剧本,高超的拍摄手法,一周一集的播出策略,及时接受观众的反馈而调整剧情,以及成熟的工业化运作流程,所以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美剧仍让一些人着迷。从《X档案》、《24小时》、《六人行》、《欲望都市》一路延续到后来的《黑道家族》、《犯罪现场》、《兄弟连》和《幽浮》,这里有科幻,有动作,有战争,也有喜剧和性话题。
国产剧爱教育人,但又不会教育人。今年年初FOX电视台刚刚播出两集的《别对我说谎》立刻被国内的美剧迷们发现并推荐到中文互联网上,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如何辨别谎言。在《别对我说谎》里,我们学到的东西包括:最经常出卖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自己的身体:你与人握手时双手冰凉,这说明你内心恐慌,因为血液流向了你急于逃跑的双脚;你被质问时不经意用手去摸脖子后面,那是每个人都有的强迫症在帮你做掩饰;如果你去摸的是眉骨而不是脖后,那就说明你为所说的话感到羞愧;还有人体最大的叛徒是面部,嘴角微向下抿意味着打算说谎,没有鱼尾纹挤出来意味着你正在假笑,而当你的脸部表情不对称时,那你一定在说谎……
如果放在一部国产剧里,这些知识通常都是编剧胡编乱造的,但《别对我说谎》的背后是心理学专家Paul Ekman博士的真实研究以及畅销书《Telling Lies》,而且它不是个枯燥的科普节目,它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罪案剧。罪案剧从来都是美剧收视榜上的常客,经久不衰,但这恰恰是我们在国内不太可能见到的题材。
就如同当年美剧《六人行》启蒙了国内无数英语爱好者,日韩剧在近年来也培养了大批外语爱好者。这些痴心的剧迷们“爱屋及乌”,当韩剧或台剧在国内电视台播出时,肯定会被剪得七零八落,而且他们早就看完了全片,但很多人还是会大力捧场。所以2008年,7家卫视播出了《朗朗和检察官》,6家卫视播出了《浪漫满屋》,江苏卫视一年播了3遍《我叫金三顺》,深圳卫视一年也播了3遍《浪漫满屋》。
曾有网友煞有介事地分析韩剧为何在国内走红,列举了“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观众感知习惯”、“伦理道德观念”等因素,来论证韩剧与中国观众的贴近。你也别真追究韩剧为什么好看,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和“国产剧为什么不好看”一样有难度。最简单的理由是“它是挺水的。不过反正不用动脑筋,下了班笑一笑,轻松轻松,也蛮好的”。台剧可能同样如此,但我们的国产剧也有只想让人笑笑的,比如《魔幻手机》,为什么会被区别对待呢?台剧、韩剧和日剧们尽管很娱乐,但每部电视剧都有自己想说的社会现实,但我们的一些电视剧里好像没人会说人话干人事似的,反正就是现实剧很荒唐,玄幻剧不玄幻。
韩国地方小、明星多,竞争压力比较大,明星们必须不断地推出好作品来维持人气,而不是“靠一部戏吃一辈子”,所以韩剧迷们不愁没好剧看。这个理由同样适用于台剧,在国内有反响的台剧已经走过了那个靠琼瑶阿姨一手支撑的年代,走上了青春偶像加搞笑的路线。
因为日剧已经很少出现在国内电视台,很多人会觉得日剧衰落了。这听上去有点“自我主义”,日剧依然是东亚电视圈的创意之源,每季推出的新点子立刻会被邻国同行们借鉴。与韩剧和台剧相比,日剧明显从内容和制作上都要高一个层次,感情更细腻,剧情更有内涵。过去一两年里,《交响情人梦》、《白色巨塔》和《神探伽利略》等日剧在国内叫好又叫座,《我的帅管家》、《极道鲜师》和《野猪大改造》等瞄准年轻人的日剧同样牢牢吸引住了国内的年轻人,就连《笃姬》和《天地人》这样的大河剧(日本历史剧)因为年轻偶像的加盟也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广的传播。
在国内受到追捧的少不了港剧,不过港剧和中国主流电视台的联系紧密可能正慢慢抵消着自己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今看港剧,就是在看TVB。很多人怀念曾经的亚视,曾经的《银狐》、《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和《碧血青天杨家将》,但1998年《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后亚视已经再无经典可言。还好TVB还在,不过看看最近的台庆剧《珠光宝气》三个平均年龄40岁的女主演,我们仿佛看到了国产剧的另一面。
其实国产剧这几年也出了一些受年轻人欢迎的好作品,可惜凤毛麟角,没形成规模。年轻人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现实的青春剧,但国产剧在此内容上太疲软,市场基本上被海外剧攻占。好不容易出了像《奋斗》和《士兵突击》这样的热门剧,年轻人还是习惯从网络上收看,电视台找不到合适的观众群,年轻人找不到好看的电视剧,于是永远只能互相埋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