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雷锋》开机了,焦点人物田亮也于同天进组。延续几个星期的口水大战终于偃旗息鼓,此刻最感高兴的或许是《雷锋》剧组,未拍先火,该剧赢了第一仗。
由选角起开始炒作,似乎已成了影视片宣传屡试不爽的法宝。从轰轰烈烈的红楼选秀到周润发饰演孔子,热情的观众们屡屡跳进同一个“陷阱”,仿佛路人比划几句,真能操纵一个角色的命运。其实,片方选择演员,自有其创作需要和商业考量,无需多做解释。在选角上故弄玄虚,不过是免费将宣传排场弄得更大些。田亮是否适合演雷锋的争论充斥报纸、网络,制片人大概正躲在角落里偷笑:“你们去吵吧,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雷锋》炒作策略清晰得很,最先有人爆料田亮要当主演,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传播速度最快。接着传出田亮不要百万元片酬,分文不取义演,立刻有人跳出来,质疑田亮曾行为失当,不配演雷锋,轰轰烈烈的论战由此搭好舞台、拉开大幕。最绝的一招是雷锋当年的战友联名反对田亮演雷锋。一下子将分散在天南海北的70位老人召集起来发声明,效率高得惊人。于是有了制片人飞往沈阳,与雷锋的战友们面对面交流,甚至还请来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人为田亮的人格做担保。一波三折的情节,比电视剧还有戏剧性。
将一部尚未开机、题材严肃的片子炒得如此有娱乐性,背后策划者的功力实在是高。观众质疑选角,归根结底来自对雷锋的感情,对雷锋代表的“真善美”精神的敬佩与追求,可惜善良的愿望常成为炒作者手中的一枚棋子。“满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再遇到事先张扬的选角风波,观众们该掂量一番,是不是因为剧组手里只有“半瓶水”。
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