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民生史诗片《高考1977》举行了多场试映,三处情节引发了多方争议:其一,周显欣饰演的陈琼是否有必要裸露出镜;其二,小根宝之死是否有刻意为之的嫌疑;其三,影片男主角王学兵所扮演的知青连长潘志友最后放弃高考有悖影片主题。
用身体抗争
反对陈琼向潘志友“献身”的意见认为,那个年代的女性视贞操为生命,婚前性行为是大逆不道的,导演安排这场戏,纯粹是为了展示周显欣的“中国第一身材”,商业目的昭然,实则艺术上缺乏信心所致。
个人认为,陈琼的这段戏,不仅需要,而且是影片最耀眼的几处火花之一。陈琼虽然读书成绩优异(最后以省第五名录取北大),但是由于父亲是历史反革命,加之父母离异,从小在同学中一直抬不起头。上山下乡后,尽管处处小心,吃苦耐劳,但是场长还是把她划归“黑五类”,并坚决反对她与培养对象潘志友恋爱,甚至自作主张,要将她“许配”给当地乡亲。影片中,周显欣将陈琼塑造成一个表面上逆来顺受,内心却无比倔强的知识女性。推演人物逻辑,当陈琼万般无奈必须接受与爱人生离死别的现实后,在无力抗争的情况下,她只能用一个女人的身体向世界显示“最后的倔强”。沉浸在影片中,这段激情戏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情欲成分,更多的是在宣泄残酷青春里无尽的哀愁。
表现死亡直面现实
小根宝之死出于一个偶然的事故,因此有人质疑,既然可摆可不摆,为何将这段显得突兀的情节成为影片重要篇章。
据史料记载,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环境极其艰苦,非正常死亡率远远高于他们在城市中的正常生活。编导强化这个情节,体现出了一定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唯物主义勇气。从剧情看,小根宝初中毕业就插队,一直思念家乡,多次上调没有轮上,本来就有过自杀的举动,后来连长潘志友鼓动知青将将来上调的名额第一个给他,才稍稍让他对生活恢复信心。高考消息传来,再次让他坠入深渊――恢复高考对别人是喜讯,对他则是噩耗,因为才初中毕业,没有竞争力。命运似乎注定要让他在异乡过一辈子,所以当喇叭高处坠落是,他舍命推开强子的瞬间是有强烈的厌世心理为动机的,非常合情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多次出现传出场长声音的大喇叭的特写,隐喻着高压与强权,而小根宝最终被坠落的大喇叭砸死暗示出苦难的来源,这种若隐若现的手法使影片的张力骤然扩大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恢复制度
影片结尾大大出人意料,知青连长潘志友提前走出考场放弃了高考,回到了老场长身边。许多人不理解,为何影片反映的是高考改变命运,最后却以反向的价值取向来安排男主角的命运?
仔细看片,不难发现影片中的一句主题性台词“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当年77、78两届高考生总人数超过1000万,最后录取仅数十万人,许多人后来靠电大、夜大完成了高等教育,更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扎根农村直至今日,在后两种人群中也不乏成名成家,甚至成为栋梁之才的人。所以,简单地将参加高考而成功的知青塑造为英雄,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能体现影片的根本命题。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潘志友放弃高考,实现的是他对场长“接班”的陈诺,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同样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正因为,有这样浓重的一笔,影片脱开了历史事件的框架,从恢复高考转至人生选择,由知青话题直达青春物语――那是一个普遍而深邃的全人类话题。
影片之所以能够被誉为史诗片,震撼大多入场观众,最提升价值、具含金量的恰恰就是这一块。片方提供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