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高考1977》看中国电影人的历史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09:53  新浪娱乐

  志谷

  坦白说,作为圈内人,惭愧得很,多年来很少看电影。除路远票贵外,能吸引我进影院并值得一评的片子,实在不多。喧噪得紧的,买张碟片,快进暂停,先浏览一番,瞧瞧值不值本老汉化此时间与金钱的“血本”。如此抠门的观众,当下多多。

  报端发了许多《高考1977》的消息。观赏的效果,几乎都用了“催人泪下”之类的词汇。出于好奇,于是,借来样片影碟;不禁,就被“诱”进影院。圈内人看片,总是比较理性,而且不免挑剔多多。说实话,看了两次,两次都忍不住流泪了。这在本人漫漫观片史上,实不多见。何况早过“不惑之年”,能“赚”我的“泪”,确实得有点功夫。

  听到江海洋要拍高考题材的电影,讲心里话,是为他捏了把汗的,且绝不看好。此类具“遵命文学”色彩,居“主旋律”高堂的作品,十有八九,难免陷入主题先行、公式化、概念化之“樊篱”而难以自拔。他能勇闯此关,而且把此类很难讨好(特注:讨观众之好)的片子,拍得如此成功,如此感人,实出人意料。从《上影信息》获悉,北京审片后,有位领导立即用手机给任仲伦同志发了短信,祝贺上影拍了部“拔地而起”的好片,这评价是恰如其份的。我们为江海洋的厚积簿发而由衷高兴。

  “为什么呐?”因为:它虽是所谓“主旋律”,但却是一部有个性的,有相当思想内涵的,能反映时代、贴近生活、针对时弊并且流淌着激情,具有一定观赏性的作品。更因为:它是文学的、艺术的,更是电影的。

  在中国大地上,曾经演出过一场近代史上绝无仅有的荒诞闹剧-----十年停止高考。影片展现的,正是这场闹剧落幕的瞬间。镜头聚焦于一群被冠以极具讽刺意味的“知识青年”身上。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己经十年被生生剥夺了求知的权利。

  整部电影,围绕这群鲜活的生命,由四场完全以电影语言组成的画面,支撑着并贯穿始终:

  ----在用脚踏发电放映影片的广场上,看到邓小平复出镜头,那一双双绝望而充满期盼的眼神……

  ----背麻袋决胜负,以争回乡探亲的名额。那肩抗三百斤的弱小身躯,一脚一脚艰难地朝前挪步……

  ----烧荒:原野上遍地漫燃着越烧越旺的烈火,画外音是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恢复高考的播音……

  ----拖拉机出故障,赶考知青弃车在森林中狂奔的一组组长、短、特、慢镜头。那一个个鲜活而可爱的生命,为了改变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和人生命运,跌倒了,爬起来,挣扎着再跑;面对远去的列车,那疲惫地跪在地上的绝望眼神……

  这四场戏,在文学剧本中,可能是几行字,而且很难表达,但一旦展现在银幕,没有什么对白,没有更多情节,却彷佛倾注了千言万语,能深深触动人的心弦,勾起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生发百般感慨。这就是电影独有的视觉艺术的功能和魅力。

  由这四组戏支撑,影片围绕两组戏剧矛盾而徐徐展开。由于父亲是“历史反革命”,陈琼从小就背着“黑五类”这样沉重的“十字架”,面对突如其来的恢复高考,她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的心理路程;农场主任凭“腰里别的印把子”,决定不经他甄别盖章,不得报考而引发“群体反抗”。就象贾宝玉身上的那块“玉”,影片触及了两个文革时期“极左”路线的“命根”。

  在那荒唐的年代,因出身、成份、历史,因滥用公权的人治----其象征即老迟腰里的图章,扼杀了多少人的青春、聪明、才智甚至生命,使他们沦为“贱民”而蒙受苦难,被社会唾弃、歧视而“永世不得翻身”。正因为这“历史伤痛”,涉及千家万户,才使这部影片能博得人们广泛的共鸣。

  在处理如此尖锐的命题上,影片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没有用概念化、公式化的陈词滥调,而是用贴近百姓、颇有文彩的对白,铺排了一个个近乎黑色幽默的细节,毫不张扬地抵制着、批判着、鞭打着……“传谣”。“查谣”。“偷书”。“绝食”。“历史反革命”敢揭革委会封条,寻找复习课本。冒充高考办干部,怒斥主任没有“人味”,痛陈“十年误人子弟”之恶。私刻公章,做假证明……有趣的是,恰恰是这些有悖常理和道德的行为,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观众广泛认同、理解甚至鼓掌喝彩。“为什么呐”?因为影片为民而呼,宣泄了中国人民长期压抑于心的,对文革中那条路线的不满和愤怒,说明其早就千夫所指,不得人心。

  更值得赞赏的是,编导处处着力挖掘与展现那个年代人性中的善良,从而使这种批判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张力。潘志友毅然移动决胜负的木棍,对立两派知青都一致赞同这种“裁判”,让弱者回城;抓“偷书者”把‘偷’的书“偷偷”还给“偷者”;为了“人的尊严”,为了“与战友同生死”,一个个无关者加入“绝食”行列;教务主任为“历史反革命”的私自出走而默然开脱;一个戴帽份子竟敢冒充国家干部,为无辜的孩子申张正义;十年未执教鞭的数学老师,在农场简陋的木板房里,为六个孩子复习劝课,他们起立,齐呼“老师好”……尤为出彩的是,那位颇为可爱的农场主任,在群体心灵冲击下的人性复苏:他将冒充干部的“历史反革命”中途放走;明知公章有假,仍放进陈琼“档案”;在知青陷于绝境的生死关头,开着拖拉机把孩子们送进考场……我在北大公映的视频上,看到他与高考办干部的那段精彩对话:“如果是你的女儿,你敢这么做吗”(指做假证明),对方思索片刻答:“我也敢!”现场爆发会心的欢笑和一派掌声!顺带说一句,孙海英饰的老迟,真是太精彩、太出色了。演技可谓炉火纯青。我认为,对人性的开掘与展现,是《高考1977》的灵魂,也是它所以能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影片的制作者称他们的创作冲动,源于“感恩”。看得出,这“感恩”之情是由衷的,发自肺腑的。这种真情,倾注于胶片的寸寸尺尺。“在一个沉睡了十年的民族,一位智者,一位老人说:‘孩子们,醒来,读书去!’”多么感人的台词!正是邓小平,这位世纪老人,以他的勇气、智慧、谋略与魄力,在民族最危险的关头,力挽狂澜,带领中国人民,以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彻底和“左”的路线决裂,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挽救了民族,从而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我的家庭,同影片中的主人公,有着类似的遭遇。孩子在农村插队,为了赶考,一只鞋陷于泥塘,赤脚奔到县城。一位有人性的干校领导,开具了“家庭问题不影响本人入学”的证明,才得以录取。没有三中全会,我的党籍不会恢复,注定会在化工厂劳动,万念俱灰地了此残生。在那个年代,由此而得益受惠者,何止千万!这部电影,使祖孙三代心心相印。历史提醒并告诫我们,这段经历,并由此付出沉重代价而得到的教训,也是一种财富,应该传承、记录下来,成为我们民族的“恒久记忆”。

  其实,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截体,其思想之容量,早己远远超越了“高考”和“感恩”本身。影片拍得大气,相当有历史感,站到了一定的高度。影片用画面,通过塑造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物,连配角也相当出彩,还原了那段历史真实,宣告了那个“左”的年代的结束,年轻人以他们的豪情壮志,展臂迎接一个以人为本,崇尚知识,尊重人权,追求民主,重建法治的新时代的来临。它的基调,是向上的,昂扬的,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老早放电影拍场所,叫戏院。顾名思义,娱乐性、观赏性,是这门艺术不可缺少的属性。在银幕上,出现三皇五帝,唐宋明清,神怪武侠,风花雪月,说笑逗唱,搏人一乐,票房丰收,皆大欢喜,无可非议。“寓教于乐”,是咱老祖宗的遗训。此“教”,当然绝非“宣传说教”之“教”。但要把那“教”,真正溶“于乐”,却是门大学问,要做到,真不易。当今电影之现状,虽热闹而光彩华丽,但似乎总缺少了点什么。久憋于心的看法是:缺少思想!能凝于胶片的思想太苍白、太贫乏了;反映现实,贴近时代,针贬时弊,为民呐喊的作品实在太少。而这,恰恰是中国电影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中国电影界有思想、有见地的仁人志士多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加上“票房”这道难关,使人畏而却步。但路,总是可以由人闯出来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或娱乐性是可以统一的。《高考1977》的实践,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点点启示,除了对电影艺术规律与技巧的尊重与运用,“度”的把握颇为紧要。这部影片,政治分寸感把握甚准,点到为止,浅尝辄止,留下巨大的空间,让观众去补充、去感悟、去想象、去升华……从中还享受了观赏的欢悦,这本来就是电影艺术的潜在功能。我们渴望《高考1977》能成抛砖引玉之作,在中国银幕上不断出现一部又一部为民而呼并值得一评的电影佳作。作为观众,作为一位年己古稀的老人,我期待着。 来源:文汇报 供稿:《高考1977》出品方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