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晓云:《喊过岭的故事》体现质朴的力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17:19  新浪娱乐
陈晓云:《喊过岭的故事》体现质朴的力量(图)

《喊过岭的故事》海报

  从《清水的故事》,到《海的故事》,再到《喊过岭的故事》,肖风导演的“现代乡村三部曲”部分打破了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界拍摄续集或者三部曲的某种惯例,或者叫怪圈,那就是续集往往不如第一集,或者甚至有如古人所说的“狗尾续貂”。能够真正打破这种怪圈的,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过《教父》《指环王》等为数不多的几部。而另一方面,拍“续集”或者“前传”却又越来越多地成为电影创作的时尚。一部成功的影片,往往能给续集提供良好的观众基础,降低投资的风险。

  在电影运作的意义上,“现代乡村三部曲”并不是如上所述的时尚之作。肖风导演在三部曲的创作中,始终保留着内心的执着,从而在较为浮躁的电影界显现出一份难得的淡定。《喊过岭的故事》作为“现代乡村三部曲”的终结篇,在影像和叙事风格上都呈现出质朴、内敛的艺术特征。与前两部影片相比,这部在视觉风格上更显质朴并将这种风格贯穿到底的影片,在一种似乎是非戏剧性的偶然而随意的生活流动里,却包含着内在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力量。全片由非职业演员出演,而唯一一位多少与艺术沾点边的女主角,正是在这样的视觉风格中,成为影片所呈现的那个充满生活质感的乡村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像由同一演员出演的《海的故事》那样多少有一种外来者的气质。让一个来自外界的演员(尽管同样是非职业演员)融入纯粹的乡村生活,正是影片的风格元素得以统一的重要表征之一。而那些真正来自乡村的非职业演员,则在导演的调度下,在他们的本色表演中,为影片叙事的展开提供了一系列丰富而动人的细节。

  当一部影片并非以戏剧作为基本的叙事动力、结构形态和风格元素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导演试图以纪录性的风格去呈现自己要叙述和表达的内容的时候,细腻丰满的细节往往成为影片能否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喊过岭的故事》一开场,就以细腻的镜语,呈现了具有乡间民俗特色的葬礼过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空间里,葬礼往往具有不同的形态以及不同的文化内涵。影片一开始就已然成为寡妇的二芹,在与小秋、老德子、大哈这三个与她有着不同关系的男人的交往里,细节不但成为表达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吸引观众观看的重要元素。在影片中,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那种有可能剑拔弩张的戏剧关系被有意识地弱化了,而那些充满着生活质感的细节则直接借助影像呈现出来,带着一种简洁而朴素的力量。

  与这种视觉风格相对应的,则是导演以主动的姿态改变自己的视点。视点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基本姿态,并由此决定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在《清水的故事》和《海的故事》中,导演的叙事视角多少还带有外来者色彩,并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旁观或者俯视角度的话,那么,《喊过岭的故事》则试图消弥这种外来姿态,而将叙事视点真正放低,并融入到影片所呈现的对象——乡间、乡土、乡民——之中。或者说,把一个外来者的姿态隐藏起来,显现出客观而冷静的叙事态度。放低自己,恰恰使得影片的文化品格获得了一种提升,使得影片的风格更为统一和纯粹;放低自己,也是真正获得观众的重要路径。质朴而真诚,当下中国电影中并不多见的品质,在此获得了一种感人的力量。

  (陈晓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喊过岭的故事》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