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南京!南京!》:很震撼但未感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07:28  华商网-华商报
评《南京!南京!》:很震撼但未感动(图)

《南京!南京!》被指人性的救赎和回归升华不够

  “不是我们麻木了,是电影没有达到让我流泪的高度。”一位观众出门后,声音飘在他的身后,慢慢消失。

  即使题材沉重,但影片上映后仍有大批观众,在爆炒中酝酿好了情绪——黑白影像,加上以一位日本兵视角讲述他们对战争的困惑和反思,风格大胆。但《南京!南京!》显然被高估了。

  致敬

  拍摄这样的题材,陆川有勇气

  之前以影像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记忆最深处还有一部《屠城血证》,惨烈的场面让人泪水涟涟,日兵的暴行让人义愤填膺。而《南京!南京!》所表现的不是仇恨和数字,而是人类战争的悲剧。在“南京大屠杀”70年祭的时候,这样一个题材再度火热,没有拍过大片的陆川挑起了这个担子,我们应该钦佩他的勇气。

  《南京!南京!》的剧情看上去很跨越,小人物的命运讲述得也不是太完整。黑白镜头很冷静,情景写实,日本兵惨无人道的杀戮,活埋、火烧、江淹等手段都用上,暴行再现。“安全区”内,拉贝及几个外国人为保护南京难民,范伟、高圆圆在民族与个人遭受生死存亡之际,所做的种种保全自己和保护他人的行为让人感慨。因为避难于“安全区”的难民多为青年女性,慰安妇成为这一块的重点。陆川详尽地展示了日本兵征召“慰安妇”的细节,让人不寒而栗。

  影片从开始正式穿插日本兵角川的视觉,着重表现的是小军官角川在杀戮中的恐惧和困惑。最后是这个日本兵人性的反思,他放走了两个中国人,“活着比死更艰难。”他开枪自杀。这个多少有自我救赎意味的结尾正是本片的亮点,日本士兵的死亡既是对战争的谴责,看似也是人性的回归。

  《南京!南京!》的英文翻译为“生死之城”。中国兵喊着“中国不会亡”的口号;范伟饰演的唐先生在被枪杀之前说“我的太太又怀孕了”……惨烈的死亡面前,陆川在影片中加入了许多生的希望。

  遗憾

  暧昧的结局苍白无力

  陆川曾说,“角川的视线,就是观众的视线”,但《南京!南京!》在西安上映后,如全国大多数城市观众反应一样,观影现场很肃穆,几近压抑。但最终观众对该片的评价不是太高,“还不如前两年外国人拍的那部《南京》纪录片更让人震撼和反思,黑白画面很有质感,这部电影很像是把《南京》纪录片情景再现。”40岁的贾先生说。“是观众麻木了吗?”显然不是。这更像是陆川的命题作文。

  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众多惨烈镜头堆砌,却有点失去感染力,没有让情绪得到升华。角川放走两个中国人后开枪自杀,看似是人性的回归和救赎,但明显升华不够。

  陆川的镜头不再妖魔化日本兵,但有些矫枉过正。影迷云先生说,对战争带给日本侵略者的人性扭曲展示过度。“祭祀”这场戏更是游离于剧情之外,日军屠杀了数十万人,却声势浩大地祭祀他们在战争中死去的人,并继续他们无止境的屠杀。但可惜这讽刺和角川的反思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不能相融,各自都削弱了表达力。至于小豆子看着像哭的笑,实在不足以给人温暖,也不足以给人更多的思考。整个结尾,显得暧昧不清。

  PK 针锋相对看《南京!南京!》

  王中磊:意义不大

  “关于那一场灾难的影像和文字,我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都已经接触过了,是不是有必要再花将近一个亿的资金,把它们重现一次?我觉得意义不大!”了,是不是有必要再花将近一个亿的资金,把它们重现一次?我觉得意义不大!”

  洪晃: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中国人最后还是高尚的

  洪晃列出了看《南京!南京!》八大理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大理由就是:“五代(导演)花了这么多作品还没有完全讲清楚的中国的民族个性,《南京!南京!》讲清楚了。这部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中国人的角色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一部分,他们的勇敢和机智与他们的脆弱和投机共存,但是最后他们还是高尚的。”

  争议

  《南京!南京!》拉贝故事失实?

  《南京!南京!》中,有一个感人的情节,就是拉贝离开安全区回国,走前向“求救”南京难民下跪。这一细节引起了《拉贝日记》制片人王中磊等人不满。王中磊说,《拉贝日记》中拉贝离开南京回到德国,是带着失意的情绪的,走的时候,南京的老百姓跑到码头举着标语欢送拉贝。《南京!南京!》对这件事的记录是拉贝的离开是带着内疚的,临走之时向“安全区”的百姓下跪,成为影片最大的一个煽情点。陆川的电影这么描述拉贝,是不应该的,会引导观众产生误区,这对拉贝和历史都是不公正的。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馆长汤道銮说:“关于另一部电影,我只说两句话,一是请尊重历史事实,二是应该公正地对待拉贝。”

  陆川什么都想说,可又什么都没说到关键上。他想用这部电影征服世界所有的观众,甚至拷贝发行都创下了国内影片的纪录,但可惜这只是他一篇刚刚及格的命题作文。 本报记者 唐爱明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