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在刚刚过去的四月,理所当然是中国影坛的主角。当《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双管齐下地闯进我们视野的时候,当我们满怀悲痛地借助影片视觉化历史的时候,南京大屠杀,这场70年前的血腥惨剧,竟然以不同的面目回了魂。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巧合。看完这两部影片,艺术层面的问题先不谈,在观念上,我首先感觉到的,就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内地导演陆川的《南京!南京!》,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想拍出中国人的反抗,而这种反抗的再现,是带着浓重的民族主义情绪的;而由德国年轻导演执导的《拉贝日记》,则显然是一部在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笼罩下制造的电影。《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的同时出现,其实恰恰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多样性,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正并行不悖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土壤中,只是民族主义容易让我们热血沸腾,而人道主义则比较容易引导我们去反思人性,孰优孰劣,见仁见智。
有人说,《拉贝日记》完全是一部以德国人的视角来书写的南京大屠杀,它缺少了中国人切身的伤痛感受,但我们得知道,一部影片不可能面面俱到,作为一部德国导演拍出来的商业片,《拉贝日记》已经算是做得很不错,最起码,它让我们知道了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还有一个叫拉贝的德国人,曾经不顾自己的安危,伸出援手,试图拯救二十万中国人的生命,这种人道主义的援助,在70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人,完全应该有这个心胸和勇气去正视,这和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冲突。在陆川的《南京!南京!》中,拉贝是作为一个欲拯救中国人而终究无力的角色出现的,但在《拉贝日记》中,拉贝则被描述成了挽救许多中国人的救世主,两者之中,《南京!南京!》似乎更靠近中国人的情感想像,而《拉贝日记》则更靠近历史。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军直逼南京。金陵大学校董会的董事长杭立武,约集了留居南京的10多位外国人,商讨仿照上海国际难民区的模式在南京设立难民区,成立一个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拉贝被推选为主席。1937年12月,拉贝为当时的南京市长授权,担任南京市执行市长。在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日本军队对南京市民进行血腥屠杀的六周时间里,国际安全区委员会在拉贝的领导下,收容并保护了20多万南京市民。拉贝在防空洞四周拉起纳粹的党旗,阻止日军的轰炸;在拉贝的小院子里收容的602人,无一人受到伤害,在1937年12月25日圣诞节那天,拉贝曾写下日记说,对他而言,最好的圣诞礼物,就是这602人的生命。对于这些历史,影片《拉贝日记》虽然没有全部描绘到,但最起码,有了部分精彩的展现。
当然,作为一部商业故事片,《拉贝日记》也有它矫情的地方,张静初饰演的女学生琅书和外交官的一小段萍水相逢却又相互吸引的战时恋爱;拉贝临走时在码头,一个小孩突然喊“拉贝来了”,以及拉贝和妻子朵拉最后那个大团圆式的拥抱,都还摆脱不了商业片的俗套,特别是琅书,整体看起来有点多余,而且她和帅气外交官的一场恋爱,也同整部影片的悲壮气氛有点不相匹配,虽然有一场扣人心弦的逃脱日本军官追捕的精彩桥段秀演技,但通篇看下来,这个角色还是太过于游离。
作者:伊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