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沟通,电影《熊猫回家路》处理得非常成功。熊猫的憨笨可爱一览无遗,这是动物演员天然的优势。影片利用这样的优势,结合故事创作,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虽然主角熊猫不会言语,但是大银幕上它情感丰富,引发观众共鸣。
其实,动物没有表演,它们更不会言语,但是有那么一瞬间,观众和小卢还有胖胖的心灵是相通的。如果没有导演的精心安排,恐怕这条“熊猫回家路”,就要成为“熊猫回家录”式的纪录片,人与自然的沟通就没有那么合拍。
这部电影的主要观众是小朋友,但是它不打算只满足小观众,更希望打动成年人。不得不承认,它勾起了我年幼时和各种小动物亲密接触的记忆,非常美好,非常温馨。电影结尾的文字,令这份情感格外沉甸甸:2008年5月12日以后,熊猫不只是国宝,不只是活化石,更是坚强、大爱、不屈四川和伟大中国的象征。一年之后,我们看到熊猫回家,泪流满面,那里面有回忆,也有希望。(天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