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简-坎皮恩凭借《钢琴教师》在戛纳获得金棕榈大奖后,除却零零星星的集体合作短片外,国际电影大舞台上我们关于她的消息很少,这一次重返戛纳竞赛单元,几乎被看成是电影节的一大事件。人们盼望这位女性豪杰可以有新的活力和创新带给大家。要知道,作为第一位获得金棕榈的女导演,简-坎皮恩的这一记录至今无人能破。然而,5月15日早间的媒体放映场,她执导的竞赛新片《明星》却让人多少有些失望。
《明星》讲述的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发生于1818年的伦敦,年轻女孩芳妮和23岁的诗人约翰-济兹虽然在初次见面的日子里,大家彼此保持距离礼貌,但是爱情却在随后的交往中悄悄滋生。待芳妮的母亲和济兹的挚友布朗发现时,两人的爱情已经如火如荼。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他们的爱情所向无敌,却无法逃避病魔的作弄。两年后,贫困交加的济慈在意大利的旅途中孤单病逝,使得这段炽热的爱情以悲伤结尾。
影展早间的放映场记者爆满,但是影片放映后却不乏失望的声音: 学院气息超过了创新,很难再找到她前作中巴洛克式的狂放浪漫。简-坎皮恩解释拍摄这部影片,她延续了诗人济慈的一首诗歌《圣阿涅斯的夏娃》(Eve of ST Agnes)中的风格,循序渐进的讲述了济慈和芳妮恋情一点点深入的过程。也许是为了和那个年代女孩必须保持的含蓄和被动举止配合,简-坎皮恩的新片在叙事和导演上都显得保守而克制, 虽然两位男女主人公本-威士肖和艾比-考尼什的表现可圈可点,影片中的摄影和风景尤其出众,英国乡村清新优美的风景很容易让人联系到李安的《理智和情感》或者乔-怀特的《傲慢与偏见》。
简-坎皮恩在细腻的细节描述中试图深入主人公内心的同时,充分运用了济慈的诗句来表达情感和增加氛围。尤其是结尾,芳妮得知济慈的死讯后,在雪中独自前行,口中轻念着济慈专门写給她的诗歌,这首诗正是以“明星”开头,可以看作这部爱情影片的灵魂,并理所当然成为影片的片名。然而,在种种可以看到的努力和优点外,观众常常在过于传统由此缺乏新意的叙事和情节中,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新浪前方报道组 刘敏)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