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手记7
前晚,台湾电影人在电影宫的海边开酒会,称“台湾之夜”。虽然李安、杨紫琼、舒淇等一干华人电影人都来捧场,但是媒体却寥寥,跟之前以香港电影为主角的“中国之夜”酒会之热闹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跟香港人一样,台湾人这次也做了一段本地电影的集锦片花在酒会播放,看了一会,不由明白了冷场的原因。若说历史片,台湾拍不过内地;要论功夫片和枪战片,台湾拍不过香港;如果再说到任何形式的“大片”,囊中羞涩的台湾电影更是毫无优势可言。说到底,台湾人拍得最多的还是艺术小片———在今天这个市场至上的时代,能不受冷遇?
说到艺术小片,导演蔡明亮算是一大代表。在今年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四位华语导演的作品里,迄今就剩他的《脸》还没出场了。这部作品的背景很不一般———它在拍摄之前便已注定是卢浮宫的典藏作品。因为卢浮宫的管理者认为,电影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应该有资格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载体放入卢浮宫以永久典藏。蔡明亮透露当时竞争的惨烈状况———全球有200位导演参与竞争,但最终竟是他胜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我,但是之前在交流时,卢浮宫的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电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当时就很感慨,因为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想的,而如今几乎已经没有电影人在考虑它了。”蔡明亮坦言,自己年轻时做编剧,也曾写过不少商业的电视剧甚至综艺节目,“但人生到了另一个阶段,你就会开始不同,会想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要归向哪里”。他甚至认为,李安之所以拍了一部令人大跌眼镜的小片《建造伍德斯托克》,原因也是一样的。
法国人素来自豪于自己的文化,但是能将这样一部载入史册的作品交给一个外国人,这实在是很厚的一份信任和尊重。要知道,蔡明亮就此拥有了一个让全球的艺术爱好者都艳羡的机会———进入那些从不对外公开展览的珍品馆进行拍摄。我想,这肯定不是运气,而是蔡明亮对艺术的执着打动了卢浮宫的管理者,因为后者每天都面对着无数古老的艺术品,他们最知道当时间流去,最后能剩下的是什么。否则,他们干嘛不去邀请更有拍“大型广告片”经验的张艺谋?(本报特派记者李丽发自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