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国60周年,电影创作上不出意外的出现了一批主旋律影片,《南京!南京!》、《铁人》就是其中的力作。网友的众多评论中,也频繁出现“主旋律”这样的词汇来定位。
那什么是主旋律影片呢?网络搜索的一个结果如是说:“是否主旋律作品,不能从作品的题材内容来界定,而是要看作品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从题材的角度看,尽管表现了中心工作,但与这四种精神相违背、抵触,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不是倡导用诚实的劳动来争取美好的生活,那么就不是主旋律。所以,我们不能把主旋律作品当作某一类题材的作品。主旋律作品的概念不同于“边塞诗”、“西部片”、“儿童文学”之类的概念,不是不同题材类型中的某一种类型,而是指作品所描绘和呈现出来的我们时代的精神。它是不是描写了现实生活中的重点工程、中心任务,不是判断是否主旋律的根本依据。有一些作品可能不直接表现,甚至根本没有表现这样的题材,但它呈现出我们前面所说的思想和精神,就可以说是主旋律作品。”
提到主旋律,一般中国观众大多会想到“革命的”“红色的”“主流的”“官方的”,甚至“说教的”“高大全”等这样一些关键词,尤其是年轻观众,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排斥和反感。这说明,“主旋律”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影视类型(其实美国也有主旋律,典型的如《独立日》、《烈火雄心》、《光荣》等),其实根本上还是受众心理接受层面的。不过,即便是要表达伟人、革命历史事件等题材,即便要说教,也要观众接受才算数,所以,近些年的主旋律电影普遍开始放弃高大全的人物特写,转而开始关注这些英雄的平民生活和人性本质。
《南京!南京!》、《铁人》无疑都是主旋律作品,《南京!南京!》力图通过客观展示日军对华侵略的历史,对法西斯战争进行控诉;《铁人》通过再现半个世纪前我国石油大会战,刻画了那个年代的创业楷模王进喜。表达手法上,《南京!南京!》力图通过对日本军人角川人性反思的表达、通过影像剪辑错落、通过影片音乐起伏的不寻常规等来区别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影片;《铁人》也把本身可能拍成的一个人物传记片加入了现实的线索故事,与几十年前的历史英雄在故事、情感、思索上重叠、交替。
再往前几年回顾一下,国内对革命、战争、伟人等主旋律题材的影视作品早都开始发生悄悄的变化,伟人也有了“私生活”,也有了家务事,也会被生活人际关系牵绊,也会为了个人或家人的“私利”而为难、烦忧,这样,伟人对我们百姓有了亲近感,认同感更强。
我想说的是,好的主旋律影片,是符合时下主流观众观赏规律的影片,所谓呈现“时代思想和精神”,不是凌驾观众之上说教的呈现,是获取观众认同之后的呈现。不过,总的趋势是,导演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开始注重先迎合、取得认同,再升华思想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优化、改变传统主旋律高大全表达的道路上,又出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那就是过于个人表达的作者电影开始利用“主旋律”这样的类型获取市场,捕获大众注意力。我特意强调了“过于”两个字,因为我认为个人表达依托主旋律的形式立足受众市场本无可厚非,并且应该说对于新生代导演融入大众是很好的,问题在于,基于受众接受的主旋律影片表达方式的变化是逐渐变化、润物无声的,一旦过了,不但不会被观众接受,反而会因为它涉及的是主旋律的重大题材而令人反感,甚至陷于狭隘、轻浮、无力控制的境地。就好比一个中老年人的衣着、语态总是一副年轻人的样子,不见得思想不成熟,却让人不习惯接受这种反差。
相比《南京!南京!》来看,《铁人》在迎合观众与主旋律表达上找到了适应时下受众的平衡点,明显胜出一筹。导演尹力和编导刘恒对重大题材的表达既能够真诚的反映那个历史时期创业工人的精神特征和人性思考,更通过交叉叙事对比呈现出现时代石油工人时代心理特点和对历史的态度。这样的表达也许没有刺激的视觉场面,但却直指人心,能够在经历过建国初期能源大战的观众和现代工人群落中引起共鸣和思考。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就像之前提到的,主旋律影片并不是我国影片的特有类型,西方国家同样有,而不能把两者的主旋律影片简单相比,因为它们针对的“大众”的意义不同,美国的大众是中产阶级较富裕人群为多数的群体,而我国则是更广泛的还不富裕的较贫穷的工农群众,所以,我们的主旋律影片只有在密切体察“这个”大众的诉求的层面上创作,才能赢得更多认同。段荣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