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英杰
在近日举行的“英国达人”决赛中,此前一夜蹿红的苏珊·波伊尔得了个亚军。虽然许多人表示意外,但现年47岁的她无疑仍是这次选秀的最大赢家。英国媒体帮她算了笔账,凭借现在的人气,至今每周领取救济金的苏珊大妈很快能够获得800万英镑(约9000万人民币)的巨额收入。一个多月前,体态臃肿、表情滑稽的苏珊大妈以一曲《我曾有梦》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她的参赛视频在Youtube上已经超过1亿点击,是奥巴马就职典礼的5倍。苏珊还有许多让人同情和感动的地方,比如她没有工作,没结过婚,两年前她母亲去世后,陪伴着她的只有一只猫。她之所以参加选秀节目,说起来心酸:除了实现她母亲的期待(让更多人听到她的歌声),还为了给自己找一个伴侣。她还有一个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英国“音乐剧第一夫人”伊莲·佩姬那样的大明星。
而另一方面,当她拿起话筒展开歌喉,她确实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如此具有感染力的歌声是她的。这首歌出自音乐剧《悲惨世界》,连这部剧的监制听了以后都表示:“这是听过的最好的版本。”
苏珊大妈的故事很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评价。英国有媒体称,她颠覆了“以貌取人”的传统观念,给那些持这种惯性思维的人们上了一堂道德教育课;美联社发表的评论表示,“苏珊现象”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国梦”的梦想成真——才华总能战胜逆境与贫困。这些论调固然有一定道理,终归还是没说到根子上。一个其貌不扬的苏珊和一个歌声甜美的苏珊确实反差巨大,可这
样的例子其实并不罕见。就说咱们这儿,著名歌唱家刘欢也是貌不出众,一样穿着休闲T恤站在奥运开幕式的舞台上。再说“美国梦”,发此评论的人敢情太把自己当回事了。逆境成才的故事哪里没有,难道都是拜“美国梦”所赐?
其实,从社会消费文化的角度,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这更像主办方精心谋划或刻意迎合观众心理的造星行为。“英国达人”和“超级女声”(当然比“超女”早多了)差不多性质,都是选秀节目,借助眼球和收视率赚钱。所以,这类节目很需要制造某种夸张和反差的效果,才能维持它的关注度,苏珊恰好可以为节目提供炒作的素材。这么说吧,苏珊大妈应该是主动撞上门来的,可是聪明的节目制作者却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看过视频的人可能会觉得,那几个评委表情似乎过于夸张了。没错,这一点也已被媒体质疑。除非这几个人之前没听过苏珊的歌声,否则这显然出于有意的配合表演。
而这意味着,观众在情不自禁为苏珊喝彩的同时,可能已经掉入节目设置好的圈套。
通常来讲,在这类节目中,如果出现一个各方面几近完美的实力派选手,很难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一个众望所归的选手,还能给观众(消费者)更多“超值享受”吗?面对传统消费文化,观众会越来越厌烦主流和时尚,甚至反潮流而行之。由此,非主流成了主流,反潮流成了时尚,审美也变成了“审丑”。在这样的消费背景下,主办方当然也乐于安排或突出一些挑战传统审美思维的选手,借此来制造一些噱头——苏珊大妈就这样成了反潮流的新代表人物。
可曾记得几年前“美国偶像”节目中的那个孔庆翔(或译孔威廉)?他也是这样一个反潮流的人物。这位“走调歌手”就是凭着夸张表情、不成调的歌声和乐观的心态一夜成名的。苏珊大妈和孔庆翔的成名方式可谓惊人的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苏珊完全是实力派的。从这一点来看,苏珊大妈可能会比孔庆翔走得更远一些。据说孔庆翔后来一度想走专业路线,反倒遭遇市场的冷落。还有,“我型我秀”的人气冠军师洋,走的也是这个路线。再看看最近国内选秀节目涌现出来的那些“中国的苏珊大妈”,你就更加明白节目制作者的良苦用心了。
当然,苏珊大妈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她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实力得来的。即便这是节目制作者有意无意的推动和策划,可观众的掌声和感动是真诚的。更重要的是,反潮流的消费文化在颠覆传统观念的同时,也是在对主流文化进行重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社会和文化保持活力和多元化的动力来源。而我想指出的是,在狂欢的时候,还有必要对那些制造消费的权力保持一份清醒,这样才不会彻底沦为帮人数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