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丰彦
百年香港电影的死活问题,正引发一场圈内辩论。
不久前的戛纳,梁朝伟和杜琪峰红了脸。梁朝伟认为“为什么内地女演员能连续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殊荣”这个问题是香港演员“断层”所致,而“香港电影如果不和内地合作就一定会‘死’”;杜琪峰则不客气地反击,“他(梁朝伟)又不是导演,只不过是一个演员而已。其实从来都不是演员来决定电影成败,是创意决定电影”。
上周,《窃听风云》香港新闻发布会上,导演尔冬升再一次提到“香港电影之死”,无独有偶,理由之一亦是“香港演员的严重断层”。细数观众心中的港产男演员,老中青三代明星里,观众买账的还是成龙、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李连杰等;“中生代”也只有吴彦祖、古天乐、陈奕迅撑门面;后面的谢霆锋、陈冠希、余文乐这一批,青黄不接、不成气候;他们之后则几乎后继乏人。
无论站在哪种立场,对于香港电影生死存亡的讨论都离不开明星。这多少反映了明星制度在香港电影土壤中的根深蒂固。演员究竟能不能决定电影成败,也许“表演文本先行”并非一个站得住脚的观点,但放在香港电影的体系中就难说了,毕竟持相反态度的杜琪峰是当今香港影坛中为数不多可以争取到海外资金的导演。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明星制度”就贯穿了香港电影的发展史,从投资者到制片方,都深信观众买票入场主要是为了明星。事实上,不光在香港本土,哪怕在内地,香港明星们的影响力也大得惊人,直到如今,刘德华等人的光环仍未褪去。这种“明星制度”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比其鼻祖“好莱坞明星制度”还要恐怖。好莱坞的主要流水线是拿剧本找资金、拿资金找明星,香港电影则可以在无剧本状态下直接过渡到拿明星找资金。
对此,尔冬升有一个形象的“点菜论”,“在香港电影最蓬勃的时期,一部电影可以在台湾以两千万元港币买走,后期片商就开始‘点菜’,这部电影里有刘德华或谁我就给多少钱,有点像点菜。现在内地也是如此,什么演员给什么档期,没有人会看剧本,历史在重演。”
归根结底,我们能从香港电影的教训总结出什么。内地的“点菜”现象有泛滥的趋势,别到侵蚀了五脏六腑才懊悔不已。丰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