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中曝方静因涉嫌泄密军情遭逮捕。消息一出,不仅激起国内外媒体兴趣,也引发各界关注。
“据知情人士周四透露的消息,一位资深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播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资深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播方静因为可能涉嫌从事间谍活动,正在接受调查。”“38岁的方静主持的是CCTV黄金时段军事节目--《防务新观察》。而国家安全当局目前既没有证实,也未否认此消息。”这是境外媒体的报道。
“方静是间谍”,“央视著名主持人是间谍”,“央视著名美女主持人是间谍”……消息越传越广,消息越传越玄乎。
方静开博辟谣;《防务新观察》嘉宾张召忠少将写博来助方静一臂之力;谣传“源头”的阿忆又回头在博客中向方静道歉……这些,似乎对“方静是间谍”传言无济于事,也“于事无补”,而且大有“越抹越黑”的势头。
为啥?中国人聪明,也精明,心眼儿多。有网友写博文说“方静是否‘间谍’谁能说得清楚?”,有人说“ 方静是不是间谍,为何只有自己在澄清?”
是啊,方静是不是“间谍”,不能看她自己“表决心”,也不是少将张绍忠能“认定”的。方静不是“间谍”,央视为啥“毫无理由”就不让她主持《防务新观察》了?又为啥“阔别百日”而不让她主持别的节目?方静不是“间谍”应由“组织”上去认定,应该由国家安全机关来认定才有效。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的“不掌握有关情况”的外交辞令犹如让人坠入迷雾;央视和国家安全部门的沉默更引发人们的猜想……
然而,事情的转变非常突然:“6月14日晚22时15分,主持人方静在‘间谍门’后首次回归央视,主持央视新闻频道的《世界周刊》”。方静神速在央视亮相,也这就等于宣告方静“间谍”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方静央视亮相,以“亮相”式辟谣,简便也简洁,直白又留有余地……“亮相”式辟谣,不用过多去解释,如快刀斩乱麻。所以,“亮相”式辟谣,是党政部门对社会或者媒体对党政官员种种传闻最有效的破解办法。
传闻,很是复杂,往往一环扣一环,“险象环生”。用“节中有节”,“节外生枝”来形容传闻再形象不过了。
如“许宗衡被中纪委‘双规’”的传闻是6月初从香港媒体传出来的。传言还包括:“据了解,许案将引发深圳官场‘大地震’,除女副市长闫小培外,还有两名副市长也接受调查。据悉,中纪委调查此案已一年多,突破口来自一名获香港居民身分不久的内地着名女星,此人同许宗衡关系密切。”经过几天的“风传”,关于许宗衡的言传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离奇。
6月8日,新华社引述中纪委负责人说话,报道了许宗衡“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的新闻。至此,“许宗衡被‘双规’”的谣传得到了证实;6月11日,深圳副市长闫小培的“亮相”, 至此,深圳所有副市长已相继亮相。随之,深圳“官场‘大地震’”一说也就此终结。“除女副市长闫小培外,还有两名副市长也接受调查”的传闻也就不攻自破了。
方静、闫小培“亮相式”辟谣,很能说明问题: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央对于控制、破解传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央对公众舆论的宽容、大度执政“性格”……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还有许多像“同许宗衡关系密切”的“一名获香港居民身分不久的内地着名女星”之类的“言传”没有得到官方破解;还有许宗衡“涉嫌严重违纪”的内幕没有破解。这一方面需要“调查”去破解,一方面需要官方本着公众有“知情权”的认识去“破解”。
传言,有真有假。传言风行,往往来自媒体不够发达;传言风行,有时来自公共社会信息的不畅;传言风行,有时来自新闻“障碍”多……
辟谣源于谣传;谣传止于破解。如果谣传长时间得不到破解,最终会变成被人利用的“谣言”。“谣言”本意是邪说。谣言惑众,杀伤力很大。(阎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