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观众的热切期待中,5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终于与观众见面了。其实,这部作品早在正式播出之前,各类版本的光碟已在民间悄然流传。人们在众口相传中对这部作品充满褒奖有加,有人断言:这将是又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力作,甚至足以称得上是一部精致的传世之作。这就更引发了社会大众的鉴赏期待。如今,当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全剧,在切切受到心灵的震撼之后,才可以有把握地说,《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确称得上是一部力作,它的创作成功,是近几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又一重大收获。
首先,我认为,《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大作。说它具有史诗品格,不仅因为她的历史跨度,也不仅因为人物众多,而是因为编剧用艺术的方法,对中国1925年到1949年的历史,作了形象的概括。这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无一遗漏地在作品中得以表现。从北伐革命到南昌起义,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举凡广州起义、南昌起义、4.12政变、井冈山斗争、万里长征、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以及三大战役,等等,这些事件,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使其更像一部形象化的中国革命史。从1925年到1949年,中国经历了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关于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许多年来,这段历史,不仅吸引着无数史学家关注的目光,同时也吸引着整个社会,即使是普通百姓,对这段历史也都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所以,这部作品的推出,满足了广大观众通过艺术形象阅读这段历史的渴望。
一部电视剧作品,毕竟不是当时教科书,它要用艺术的形象来感染人。这部作品的高妙之处,首先是它避开了大场面、大人物、大事件的传统叙事方法,而把那些大事件只当作背景略写。作品选择杨家一个家庭为切入点,围绕杨家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巧妙地为我们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直到四十年代末风云变幻的中国,展现了这个时代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发生的沧桑之变。这个时期,刚刚从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出来的中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的巨大阵痛,经历着自古以来不曾有过的巨大转折。在这个历史转折的过程中,不同意识形态及政治力量的角量,代表进步发展的社会力量与代表没落的腐朽的黑暗势力的斗争,使这个时代充满了极大的戏剧色彩。
我之所以说作品具备了史诗的品格,是因为作品在展现这段宏阔的历史时,并没有直接描述那些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更没有让国共双方的大人物登台表演,但却以十分清晰的脉络展示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并能时时让人感受到国共双方主要人物的存在,以及他们在军事政治舞台上的角逐。一个杨家,就象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和一面镜子,把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形象而逼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当然,《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果仅仅局限在这一点上,还未必称得上史诗的品格,我们说它具有史诗的品格,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作品所具有的极其深邃的思想内容。作者用诗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思想的演变,用诗的意象来写思想的交锋,1925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不久,从这个政党成立开始,就注定了她在意识形态上与国民党所代表的少数统治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的对立,两党注定要进行长期而持久的斗争。在这个长期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一步步由弱变强,一步步从胜利走向胜利,而国民党势力却一步步走向没落和衰败。为什么?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正义和进步的力量,而国民党所代表的却是没落的少数统治集团的利益。《人间正道是沧桑》之所以感染人,正是因为她展现的是这个时期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较量。这部戏容量很大,有名有姓的人物很多,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其中,且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把思想的叙述变成空洞的说教。《沧桑》(以下简称)编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义”之争,选择了一个极其巧妙且极丰象征意义的故事架构,使一个家庭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观赏性。杨家的长子杨立仁是国民党的高官,而幼子杨立青则当了共产党的将领,兄弟二人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当年曾追随孙中山革命的辛亥元老杨廷鹤则在两个儿子及两种意识形态中间采取了相对中立的立场。女儿杨立华青年时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作,最后留在了国民党阵营,但由于他与黄埔教官瞿恩及瞿恩的妹妹瞿霞等共产党人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联系,因此,在一系列的重大政治斗争中,她始终是一个同情革命的女性,甚至关键时对杨立青、瞿恩等共产党人提供过一些帮助。尤其在知道瞿恩牺牲,林娥被追杀的危难关头,义不容辞地冒着危险收留这对共产党夫妇的孩子做养子。这其中既有女性的母爱心理,有对瞿恩的情感,也不乏对共产党人的尊敬。应该说,像杨立华这样一个内心充满矛盾、性格复杂的角色,在当时的国民党阵营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对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在我们对历史的阅读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些知识分子更真实的内心世界。
编剧除了选择杨家作为矛盾切入点外,黄埔同学的爱恨情仇是作品另一个也是更为重要的切入点,可以说,在艺术上这是一个十分精妙的选择。因为这样一个选择,1925年到1949年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尽可囊括其中,因为这样一个选择,更有利于从艺术的高度概括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实,它给人的思考都是多方面的。写黄埔情结,瞿恩是一个关键人物,也是作品着力表现的人物。比较起来,瞿恩被更多地赋予了理想主义色彩。作为为“真理”为“主义”而不惜抛头满血的共产党人,瞿恩崇高的信仰和坚定信念,是通过他在黄埔军校一系列出色表现及在此后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完成的。瞿恩的角色虽因牺牲而未能贯穿始终,但他的形象所散发的理想光芒却是全剧最具光彩的部分,他的刑场表现和精彩演说,就像是一首撼人心魄让人荡气回肠的抒情诗,让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为了政治信仰而无所畏惧的英勇精神和博大胸怀。他以牺牲壮举,诠释那个时代共产党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而他亲手培养的黄埔学生在刑场上集体向瞿恩致敬的“黄埔礼遇”,也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由瞿恩及他的黄埔学生们所演绎的“黄埔精神”,是《沧桑》这部戏的亮点。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黄埔系师生在战场上的交锋,是最能吸引观众的部分。“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这句借三期六班的同学说出的话,实际上概括了整个黄埔精神里“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结,国共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通过不同人物对各自理想的坚守真实表现出来。
这部作品的诗意品格,在对情感的处理上显得非常充分。应该承认,《沧桑》不是一部情感戏,它是一部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大戏,但是,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当作一部情感大戏来欣赏。为什么?因为作品包含了太多的情感纠葛,父子情、儿女情、战友情、同学情、同志情,这些情感在意识形态的对立中显得一波三折而起伏跌宕。然而,不管是共产党人杨立青、瞿恩、瞿霞,还是国民党人杨立仁,他们虽然具有各自的复杂情感,但对各自理想的坚守却是异常坚定的,而正是在这样的顽强坚守中,矛盾冲突显得越激烈,故事也就越发显得具有张力。对情感的表现,作者更多的是用诗意的手法。作品并没有刻意去表现人物的复杂情感,而是把看不见的情感线埋藏在那丰富多采的情节细节之中,使你时时处处都感受到情感的存在。杨立华对瞿恩的羡慕,杨立仁对林娥最早萌生的爱,杨立青对瞿霞发自内心的倾慕,以及黄埔同学之间那种因政治观念差异纠缠一起的复杂情感,在作品中展示得都那么真实、自然和流畅。
《沧桑》情感戏的表现,可以说独具特色,特别在作品的末尾,面对国民党籍的女儿杨立华收养了共产党大人物的遗腹子,弥留之际的辛亥元老杨廷鹤对“外孙子”讲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过去我们是一家人,将来还是一家人,不论走到哪儿,不论天涯海角、生离死别……人除了血缘,还有情感,可这血缘,有时候并不如情感可靠。这种情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爱其实无言啊!”这段话可以说感人肺腑,一个由同盟会走过来的老人,面对一个并不是亲外孙的后辈,讲述的是人间至爱,这段话,其实也是《沧桑》这部戏的情感基调。
我们看到,在这部戏中,矛盾冲突双方的主角都是理想主义者,表现他们对理想的坚守和执著,仅靠空洞的说教注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沧桑》在艺术上既是充满诗意的,也是非常精致的。它与一般的电视剧有着很大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象一部长篇电影。除了一般电视剧中经常使用的中近镜头之外,它更多地使用了电影手段的蒙太奇手法,使用暗转、闪回、特写等手法来交待人物的命运发展及心理理走向,而这样一些手法的运用,使作品不但结构清晰,而且极富诗意。
此外,对演员的形象塑造也大量使用诗意的手法,在《沧桑》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我认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杨立青,在我看来,这个形象是继《亮剑》中的李云龙、《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史光荣等经典人物形象之外又一个充满个性的崭新的军人形象。虽然这个人物在性格上有些小缺陷,但却有十分可爱。他生性顽劣,常惹祸端,与自己的哥哥杨立仁好像生来就水火不容。当他后来在黄埔军校接受了瞿恩正规的共产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经历了艰苦的烽火硝烟的历练后,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革命军人。在生活的路上,他错过了从黄埔时期就深深爱着的恋人瞿霞,后来与自己人生导师瞿恩的遗孀林娥结为伴侣。编导对这个主要人物命运发展的处理,非常诗意也非常浪漫,他的爱情和个人命运,都充满了让人荡气回肠的理想情怀。作为杨立青的扮演者孙洪雷,在《沧桑》播出之前,央视的黄金档刚刚播完他扮演主角的电视剧《潜伏》。而《沧桑》中的杨立青,与《潜伏》中的余则成相比,虽然都是共产党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但杨立青这个人物更具有个性,更让人过目难忘。在他身上,不仅更多地寄托着共产党人的磊落情怀和大智大勇的高尚品格,而且对理想精神作了极富诗意地艺术处理。我认为,杨立青这个人物的出现,是中国军人艺术形象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他对当前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意义不同寻常,之所以说不同寻常,是因为当前电视艺术在对军人形象的塑造上,似乎走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一个时期以来对李云龙、史光荣等屛幕形象的盲目克隆,好像军人形象就是“炸炸乎乎”且张口爱说粗话,不如此,好像就不是真实的军人,其实,这类形象,到了《狼毒花》中的常发、《我是太阳》中关仁山的出现,人们便已经多有批评,认为如果把军人形象都塑造成粗鄙化的英雄,有悖于真实的历史。在连年的困惑中,人们也充满了对新的更鲜活的更能体现军人本质的形象的期待。所以,《沧桑》中杨立青这个人物的出现,便给了社会大众眼睛为之一亮的审美感受。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将会成为当代电视艺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形象,是中国电视艺术人物画廊里的又一个经典形象。
用诗的品格来塑造人物,还体现在对瞿恩、瞿霞、林娥等一系列人物的表现上,他们人生命运的大起大落,他们对人生理想的执著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给作品注入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他们的命运,与家庭与父母、兄弟姐妹命运的紧密联系,极具象征意义地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缩影。这样一种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观众很容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这一点上,应该说编导别具匠心。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沧桑》无疑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张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然而让我们十分高兴的是,在整部作品中,编导们并没有刻意去进行对政治概念的诠释,更没有一句此类作品中人们习以为常的政治口号,但是通过这样一部作品,人们实实在在地受到革命理想和高尚情操的熏陶,受到了最现实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瞿恩、杨立青等一代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引发人们对现实对人生做出自己的思考。或许编导并没有去刻意表现或迎合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但是,《沧桑》的播出,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生动的教材,对《沧桑》编导极其所有艺术家们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表示由衷的敬意。陈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