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作协,这个不必进 那个可以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4日09:57  新京报

  作者:穆风

  关于作协,以前有个老笑话。一位在写和编两个行当都挺有名的老腕儿,一天晚上想进公园,人家都快下班了,看门大爷可能有点不耐烦,就斜着眼问:“哪单位的?”老先生如实相告:“作协的。”老大爷说:“做鞋的?都是劳动人民。”卖票放行。

  这个笑话大概能说明早年间人民群众对作协的态度,那就是:不知道也懒得知道。别说这衙门门朝哪儿开了,衙门里还有没有两只干净的狮子,他们也不关心。不过这倒也好,给人民搞文学的人和人民彻底分岔儿,谁也别妨碍谁。作协成员,土点儿的继续书写帝王将相,洋点儿的也能研究外国死人,虽然小有争执,总体也是两相宜。

  偏是这两年,关注“作协”这一半官方协会的人多了起来。一个原因是作协自己老惹事儿,分舵开会的时候抽嘴巴的是他们,上赶着招安剽窃高手的也是他们,难怪赛车手踩着油门穷追不舍地骂。另一个原因,倒是好现象:毕竟中国关注文学或文化的人多了起来嘛。文化的繁荣以作协挨骂为一缕曙光。

  而至于最近的“金庸入作协”一事,说“实至名归”的有,说“大失所望”的也有。这事儿究竟是好是坏,恐怕还是得考虑一下作协这个地方究竟是干什么的,或者该干点儿什么。

  作协应该组织、管理作家?这话在今天恐怕有点儿搞笑。作家作家,敬业点儿的基本还是长时间地往家一坐,恐怕不需要什么人组织。就算有的所谓“作家”成天跟着某某某考察团全世界乱飞,那一路上“组织和管理”的工作,也应该由旅行社承担吧。真让作协干这活儿,还嫌他们不专业呢。

  作协应该负责吹捧或批判,也就是所谓的“文学评论”?大概也没必要。文学研究,高校有干这行的,况且作品好坏,还是读者说了算。

  那么中国的作协还有什么可干的呢?在今天,它真正应该承担的任务,或许类似于国外的许多院校和基金会:对于真正写得好,却又注定没市场的作家帮一把,扶一下。有些人抨击作协“养人”,养“没市场的作家”,可如果真按绝对的市场准则行事,没有个十万百万的销量就没资格当作家,如此一来,以后的中国文学,可能会只剩下一群傻言情跟那儿你抄我我抄你了。

  然而这个工作,作协做了,却没有做好。也就是说,“养人”固然没少养,只可惜经常养错对象。更可惜的是,他们最近还养成了抱大腿的坏习惯,哪根儿一旦粗了,必抱之而后快。拉郭敬明,丝毫不顾他的抄袭,傍金庸,浑然不顾他的老迈———难不成是怕老先生有一天真被海外汉学家捧上某某某奖的宝座,到时候再沾光就不容易了?

  至于金庸,倒也没必要惋惜什么“侠之大者”,一个常年八面玲珑的老文化人、文化老人,跟“侠”多半是不沾边的。王朔当年说他位居“三大俗”,作品俗不俗另说,但这人现在看来,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呢。

  几乎在同时,又有郑渊洁退出北京作协的消息。这个童话作家,反倒总带着一点“侠”气。李锐之后,再次有一位够分量的作家退出作协,希望这也能给中国也好省市也好的作协提个醒:做好你们该做的工作,别老想着当“文学旅游团”、“文学名人堂”甚或“文学陪审团”了。

  □穆风(北京 编辑)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作协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