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2009年已经进入第十二个年头,大家一致认可上海电影节在某些方面的明显进步,比如对于华语影人的吸引力,以及有鲜明特色的论坛单元,但是作为电影节核心组成部分的竞赛片单元却饱受质疑,选片混搭式风格使得其特色并不鲜明,而整个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化与自身定位也显含混。我们针对电影节的八大细节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希望在细节以及电影节的特色上能够更上层楼。
细节一:细节有所进步 中国特色依旧
上海国际电影节2009年已经进入第十二个年头,对照去年的状况频频来看,今年影展的不少方面值得给于正面肯定,例如影展节目单和排片表做了细分,免费对公众发放;电影节的各方嘉宾受到更加贴心和专业的接待,包括记者在内的影展观摩群体终于看到印刷精美的电影节目录(catalogue),而这本迟迟面世的目录如果能够从今年开始继续存在下去,会是上海影展向真正的国际影展看齐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它也会成为电影节和参与者见证这项重要文化盛会的核心文献记录……不少类似的细节都说明上海影展的组织协调与人文环境都有长足改善,但是改变能否在下届影展持续,这些新鲜的变化又能否带动影展其他环节改善,或许都还是未知——在这些值得赞赏的努力背后,有些看上去很美的细节却依旧以其十足的“中国特色”令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水准打了折扣。
往届的电影节中,竞赛单元作品的展映难免冷场,诺大的几百人的大厅坐满不到三十人,个中原因除了时段不利之外,也和上海本身的影迷基础有关(也许时至期末,影展主力观众群体的学生正在复习应考而无暇观影)。此次影展,竞赛片的放映厅里,不管时段如何依旧呈现济济一堂的繁荣景象,本值得庆贺,后来才发现这些观众大多是中老年人,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并非主动购票来观看影片的——也许正是因此,在观赏过程中打手机或者互相讲解剧情的状况就不算令人意外了。
同时,竞赛片虽然都有所谓“观众见面会”请主创人员和观众致辞若干,却省略了以往面向观众的“问答时间”,不知道这变动中的考量纯粹在于时间安排还是因为影展不信任观众的智慧。此后,上海影展的竞赛片展映是否会继续受到这样的“优待”亦引人好奇。由此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高质素国际影展的修炼本身也许就是急不来。
细节二:影展单元划分单一 缺乏主打
回顾本届影展的展映作品,不得不谈到一个关于国际影展的永久话题,那就是影展的定位问题;这看上去是一个可以凭借主办方意志独立完成的命题,实际上影展的身份确立往往不只受控于影展主办者,却是暗流涌动,是各方力量抗争、平衡,佐以天时地利人和的玄妙,才最终成就的一项文化传统。拿比上海国际电影节创立时间稍晚但是在90年代以降迅速成长的釜山国际电影节来说,自1996年以来,釜山影展不过13届,其主竞赛片单元“新浪潮奖”(New Currents)俨然迅速成长为衡量亚洲新人新作的首要指标,不少欧陆主要影展也会以这个单元的新作作为其选取亚洲新作的一个首要来源(例如鹿特丹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官方名单以往多少会和釜山重合)。同时釜山影展的主体展映单元“亚洲之窗”(A Window On Asian Cinema)以及主打回顾单元“韩国电影回顾”(Korean Retrospective)也都名声在外,成为吸引广大影迷和专业人士的重要理由。
上海电影节举办之初为了造势曾向媒体宣布公布了一批数字,声称不管是长片还是短片的报名数量都创下历年新高;同时值得赞赏的是本届影展推出的若干重量级回顾单元,其中包括希区柯克电影展,法国新浪潮电影展和中国精品电影展等等。然而,报名电影节的影片数字却不能掩饰影展长期以来缺乏特色突出的单元划分的这一问题。
例如本年度影展的特色单元之一的“丹尼·波伊尔作品展”,似乎完全是因为竞赛片评委主席是丹尼·波伊尔的关系才得以促成,这样的精品单元令影展的单元划分显得随机而充满不确定性;反观其他国际影展,成熟的电影节体制应该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招牌单元。
细节三:节目策划背离亚洲更近欧洲
从选片的来源看,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定位也成为一个充满玄机的问题——似乎上海未曾纠结于亚洲和中国的本土立场,就直接奔向了“全球”和“世界”,或者更恰切的说是“欧洲”。
因为不能直接对话选片人,我们也许应该把话题缩小来看金爵奖竞赛单元的十五部作品和揣度它们背后的地缘政治——除了两部中国作品(万玛才旦的《寻找智美更登》和台湾女导演姚树华的《白银帝国》)和一部韩国作品(张勋的《电影就是电影》)产自亚洲,其它金爵奖候选作品一律来自欧洲,且集中于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与之对应的是展映的国际作品中大量的北欧作品,这让影展本身成为亚洲大陆各色影展的一个异类——和香港国际电影节或者釜山电影节相比,上海的乱无章法特别明显,尽管我们不能排除其选片和影展季节本身的特殊性。在这一尴尬现实的对照下,电影节以“亚洲新人奖”来突出自己的亚洲定位就多少显得有些脱离主题。
如果进一步追问,尽管上海影展将韩国影坛泰斗林权泽、新加坡新一代影人中坚力量陈子谦(Royston Tan)和泰国新浪潮领军人物朗斯·尼美毕达(Nonzee Nimibutr)甚至朱文请来作亚洲新人奖的评委,但电影节却从来没有重视过泰国、新加坡这些所谓亚洲近邻的电影作品——至于朱文,他的作品也没有在上海影展展映过——所以这几位嘉宾在上海影展论道“亚洲电影”的景象,却居然与影展本身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大概也是上海电影节才能够促成的怪现象。其实浸淫在上海电影节“正在进行时”的氛围中,不难发现为了影展而汇聚上海的人才、资源也都闪闪发亮、令人艳羡,但影展看上去似乎只专心于经营红地毯和高端论坛,令电影节的核心部分看起来反而更似陪衬,显得心不在焉。如果上海有傲视亚洲的远景,不如借用举办各色亚洲论坛、筹办各色奖项的魄力和雄心,好好从影展节目的策划和编排做起,找寻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定位,才是王道。马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