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汇报:顺溜很草根,很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09:57  东方网-文汇报

  开播前几乎没有宣传,一天一集的播出频率也属于慢节奏,正在播出的《我的兄弟叫顺溜》却悄悄攀上了今年央视一套收视率的峰顶:平均收视率7%,收视份额高达20%。这意味着每天5个看电视剧的中国观众中,就有1个在看《我的兄弟叫顺溜》。从今天开始,《我的兄弟叫顺溜》还将在东方卫视等4家卫视开播,成为目前为止国产电视剧覆盖广度最大、密度最高的电视剧。

  每天只能和《我的兄弟叫顺溜》见面45分钟,这反而加速了观众对顺溜感情升温的速度。就连观众自己,也开始在论坛上讨论为什么那么喜欢顺溜。从对白幽默到王宝强张国强的“强强组合”,再到近乎专业的“顺溜创新风格”的分析。《我的兄弟叫顺溜》的人气很旺,遭遇的非议也不少。为什么剧情要这样转折?王宝强的“荧屏初恋”能否谈成?都成为“强强组合”在《士兵突击》之后如何保持热度的一串串问号。从观众争议最多的话题入手,也能窥见《我的兄弟叫顺溜》如何创造了收视纪录。

  关注之一:轻喜剧样式如何转向悲情结尾

  《我的兄弟叫顺溜》前几集获得高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强组合”的号召力及轻喜剧式的搞笑台词。

  “打鬼子比打獐子容易多了。”三营长要顺溜介绍打枪的经验,他却说“打得准是天生的,练也没用”,转而大谈打猎,还叫战友每天睡觉前盯着蚊子练眼力。回家探亲,路上有人多看了他姐姐几眼,他就找人打架,“这家伙可不是好人咯”。去国民党军队的营部,哨兵不让牵马的他进门,他就学着陈大雷的“扯淡,枪不离身”,两眼看天地训哨兵:“扯淡,这是赤狐,比赤兔还厉害哩。”顺溜的战斗生涯几乎无忧无虑,在他看来打鬼子真的和打獐子一个样。就连关禁闭的时候他也很牛很乐观:“关吧,禁吧,我睡觉。”而陈大雷说起话来喉咙哇哇双手叉腰,用一个连号称三个营;皇协军吴大疤拉手下总是忐忑不安,一口吴语腔的普通话,也为《我的兄弟叫顺溜》增加了不少喜感。

  但是,前十五六集的搞笑之后,埋伏着一个悲剧结尾。狙击日军司令官石原,最终让顺溜的性格和命运突变,也让电视剧的风格发生逆转。为了不暴露目标,顺溜在潜伏时目睹姐姐被强奸姐夫被捅死。但是3天后日军宣布投降,他失去了在战场上为姐姐报仇的机会。欢笑的顺溜从此沉默,所有的喜剧也从此落幕。为了报仇,他离开队伍,只身追踪日军战俘。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顺溜会对战俘开枪,押送战俘的国民党军队下令击毙顺溜,新四军也带着执行“战场命令”寻找他。用陈大雷的话说就是,只要枪一响,顺溜就再也不是抗战英雄。

  记者点评:猎户出生,喝狼奶长大,顺溜天生是“狼”,狙击手的“稳准快狠”,早就在他血液里潜伏,一旦被唤醒,无人能敌。然而军人的职业特性,让他在最后一刻,将准星从投降的鬼子身上移开。那一刻,野性的顺溜成了真正的军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我似乎看到他在微笑。”陈大雷在顺溜牺牲前的一瞬间,透过炮火遥望战友。顺溜一开始总带着得意笑得没心没肺,最终的微笑却是恪守军纪的胜利。如果说许三多赢在不抛弃不放弃,顺溜给观众的震撼则在舍弃和坚持。有多少人能看着亲人受辱一动不动,又有多少人能在面对仇敌时移开准星?

  关注之二:军旅题材是否都需要感情戏

  顺溜的感情戏攒足了不少观众的期待,憨憨的王宝强终于有了“荧屏初恋”。不过,从观众反映看,“初恋”有点朦胧,换来的是更多的哈欠。而相比女性角色的整体走弱,顺溜和陈大雷、三营长之间的战友情谊却相当精彩。

  三营长可谓顺溜的“军事教父”。这个几乎没有被人叫过名字的角色,总是操着一口“湖北附近”方言,说着总结出来的军事理论。他爱兵如子,对顺溜更是喜爱。他在负伤之后依旧挺起上身,用自己中弹的方式,帮顺溜定位敌军狙击手的位置。“你千万别动,他打我就是为了让你出来。”三营长临终不忘护着顺溜,最后在中了五六枪后,直挺挺地去了。顺溜最终在战场上为三营长报仇。和他平时打枪时乐呵呵不太一样,报仇时,他没有用枪,也没有说一句话。

  相比深沉的战友感情戏,几位女性角色显得有些单薄。顺溜的姐姐由郝蕾扮演,算是戏份最多的女角。她和顺溜之间有探亲、买丝巾、投井几场戏,姐弟感情成为日后顺溜舍小家顾大局的铺垫。陈大雷妻子,喜欢顺溜的荷花,这两个女性角色也时不时穿插在抗战戏之中。做军鞋、做军装,为了赶工不肯转移,还在敌人错抓了老百姓之后,冲上去说自己才是陈大雷的老婆,要对方换人。陈大雷妻子的革命女性形象很传统。而荷花在全剧前段和末段的出现,总是一厢情愿,无怨无悔地爱着顺溜,给他送东西,但是最终却没有任何发展,感情戏总体上相当朦胧,王宝强的“荧屏初恋”最终未见开花结果。

  记者点评:之前的《士兵突击》就只有兄弟情,没有男女情。而最初被称为无明星、无女人、无爱情的“三无”《士兵突击》,最后却凭借角色的个性赢得观众。看来,好的感情戏并非都需要儿女情长,对情节没有推动的角色和线索,不如做“减法”舍去。

  关注之三:“穿帮”细节难逃观众火眼金睛

  军事迷除了剧情,更喜欢考据剧中的各种装备和历史事件。《我的兄弟叫顺溜》播出之后,抗战期间我军真实狙击手的故事也成了热门话题。剧中细节错误被不少眼尖的观众一一揪了出来。很多观众从装备上分析剧中顺溜使用的狙击步枪,认为过于先进,而且时长时短,估计道具枪不止一支。同时,有军迷指出,顺溜有时候把狙击步枪当冲锋枪用,一下子打出一梭子子弹,而实战中狙击枪的射击间隔比较长。而且狙击手战斗时也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连发数枪,不然就会被反击的火力覆盖。最有意思的是时间问题,日本投降应该在1945年8月,是大热天,但是剧中淮阴城里日军缴械时,说话却带着哈气,陈大雷还穿着皮衣,一副冬天的样子。

  记者点评:《潜伏》引发了谍战揭秘热;《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后,中国远征军的故事走进了纪录片。哪怕当作背景,大历史始终不能忽略。有观众说《我的兄弟叫顺溜》是翻版好莱坞《兵临城下》,理由之一就是《兵临城下》的考据厚实,细节逼真。而《我的兄弟叫顺溜》虽然故事不错,人物有个性,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穿帮”。套用《顽主》中张国立的台词,中国观众想要看点真的。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别以为小疏忽能逃过观众的火眼金睛。

  本报记者  王磊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