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王祖贤?且慢。
有此一说,是因为读到几篇文章,惋惜王祖贤之“出家遁隐”,其情殷殷,其意切切——全然不顾王祖贤在家修行的事实,先“追忆”了再说。读这几篇文章的感觉很奇妙,有点像在某人活着时,观摩一场其葬礼的彩排。类似的感觉,看《大腕》时有过,读“彭博社抢先发布苹果CEO乔布斯死讯”时也有过。
信息文明的发展,把偌大的文明世界缩小成了地球村,也让流言蜚语漂洋过海来看你——据说,王祖贤出家的传言,最早出自加拿大,其时不过寥寥数语,抬头用的也是“据传”;可当流言越过大洋,上得岸来,已经“多方证实”,报章遂出追忆文章。
不知这算不算蝴蝶效应之一种:一位网友的几句瞬时感怀,历经数日传播,竟为加拿大旅游事业增加了数万美元的GDP——据说,为证实消息,有数家媒体已奔赴加拿大,到那所传言中的“王祖贤出家寺庙”一探究竟。
可别小瞧了这点“蝴蝶效应”,谁又知道,这则“王祖贤出家”的流言,日后又会对王祖贤、齐秦甚至萧蔷诸君,产生何种影响呢?迈克尔·杰克逊犯上“娈童案”,不就是因为当年邀请小朋友到家作客,他的一时童心大发,非要与小朋友共寝所致?
我想说的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异变几乎无可避免,关键要看信息接收者的态度。比如,在信息传递游戏中,第一个人和最后一个人接收到的信息,固然大相径庭,但如果参与者只把它当成一个游戏,那么,第一个人说的是锤子,最后一个人理解成了大象,又有什么关系呢?
清人劭长蘅有诗云: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如果一个人每日要为生活奔忙,又怎会受“王祖贤出家”之类的流言侵扰?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生活。自然,一切凡尘事,都付笑谈中。方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