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成功:《冰川时代3》快感的拼盘混搭的胜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20:43  新浪娱乐
毕成功:《冰川时代3》快感的拼盘混搭的胜利

《冰河世纪3》剧照

  小毕的个人评分:中文配音版90分(A-)

           英文原声版85分(B+)

  评分参数:《冰川时代1》85分(B+),系列内部比较

        《冰川时代2》75分(B),系列内部比较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85分(B+),2009暑期大片内部比较

  福克斯旗下蓝天工作室出品的《冰川时代3:恐龙的黎明》(Ice Age: Dawn of the Dinosaurs)有两点不可思议:第一是在短短10天内看了三遍,仍能让人兴高采烈、意犹未尽;第二是中文配音版居然比英文原声版更精彩。第一点或许因人而异,第二点在近年的引进大片中绝对罕见。下面,便以更优秀的中文配音版作为“毒舌”的目标进行讨论。

  概括《冰川时代3》有点难,因为其中共包含了五组故事:缺乏责任心的树懒,通过短暂的“育儿”生活成为合格的家长候选人;真正要当家长的猛犸象夫妇,于宝宝降生前享受了最后一轮狂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权衡去留的剑齿虎,通过冒险懂得了珍惜平凡的生活;英雄般的独眼黄鼠狼(实际上也包括视坚果如命的小松鼠),则在短暂的温存之后,继续回归追逐“梦想”的刺激旅程;……在此基础上,一根主线将几条支脉串联起来:所有人(哺乳动物/龙妈妈)为拯救亲友家人(树懒/小恐龙)而义无反顾、长途跋涉。

  ——如此庞大的叙事网,稍不留心便有支离破碎或拧成麻花的危险。令人欣慰的是,日益成熟的蓝天工作室顺利攻坚,拿下了这部较之系列前两集明显更“史诗”化的《冰川时代3》。试想一下:在一部皮克斯的作品里,加入几个梦工厂式的角色;同时,在一部长片中,穿插着几部既独立成章又承上启下的小短片……,欣赏起来会是怎样的感觉呢?这就是《冰川时代3》,一道快感的拼盘,一次“混搭”的胜利。

  英文似乎是“Mix and Match”的“混搭”一词来自时尚圈,指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服饰,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性化的、新的着装效果。回头看《冰川时代》系列,从第一部的“整体纯真如皮克斯”,到第二部的“全员话痨似梦工厂”,一度举棋不定的《冰川时代3》终于找到了“混搭”的完美落脚点——在40%的皮克斯风格中(关于责任心、亲情、友情的探讨,针对冒险、梦想、平凡生活的思考)注入30%的梦工厂角色(负鼠兄弟、恐龙妈妈、独眼黄鼠狼、大反派“鲁迪”、翼手龙等);再用30%滑稽戏味道的“自家标签”小松鼠短片,将之前的70%串联起来。

  蓝天工作室上述风格的摇摆,堪称是CG动画发展史的缩影。诞生于1987年的蓝天,亲眼目睹了比自己年长几岁的业界老大哥皮克斯一步一步开创CG卡通的江山的全过程——在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开天辟地勇夺年度票房冠军时,蓝天尚处于制作日后的奥斯卡获奖短片《兔子邦尼》的萌芽阶段——因此,《冰川时代1》不自觉地深受皮氏影响。另一方面,颠覆迪斯尼的传统、豪夺影史第一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小金人的《怪物史莱克1》,又让《冰川时代2》在随之而来的“解构主义”恶搞浪潮中,不可避免地随波逐流。

  幸好一根筋的远古小松鼠保住了蓝天工作室的CG卡通出道作品《兔子邦尼》的味道,那是一种卓别林与雅克·塔蒂的肢体语言大荟萃的默片时代滑稽戏的古典式幽默,夸张、聒噪而不失动作应有的质感与错位的荒诞节奏感——实际上这种风情在《霍顿与无名氏》中也三三两两、偶有闪现。不过,比较尴尬的问题是,用这类幽默撑满一部动画长片多少勉为其难,因而,小松鼠这根线在《冰川时代》中始终类似“幕间休息”和“串场”。

  终于,《冰川时代3:恐龙的黎明》成功调和出了“皮克斯∶梦工厂∶滑稽戏=4∶3∶3”的神奇比例,“混搭”也从学习借鉴的过程,进化为个性的理念与自我的标签。对比有时让成人笑中带泪而孩子却不知所谓的皮克斯、有时让孩子捧腹不止而成人却昏昏欲睡的梦工厂,还有什么比《冰川时代3》更老少咸宜、更家庭娱乐、更全年龄共赏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希望我们能在8月4日找到答案……)

  ——所以,当树懒抚养小恐龙和艾丽教育小象的真善美,负鼠吸入笑气和黄鼠狼推理犯罪现场的无厘头,与以“探戈”为代表的“小松鼠&女飞鼠&坚果”之间的种种闹剧相结合的时候,一部流畅、愉悦、尽管逻辑未必经得起推敲、但全程笑料不断至少30秒一个包袱的消夏佳作诞生!“混搭”的《冰川时代3》也为长期定位模糊的蓝天工作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元,从头到脚虽博采众家之长,却完整、统一、别具一格、耳目一新。

  同时,锦上添花的中文翻译,又让美式幽默与我国本土文化进行了一次绝妙的混搭。以远古巨蜻蜓的“彩虹伪装”为例:原版是“出柜”,中文译作“变态”,想想“变态”的流行意思和在昆虫发育中“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学术含义,堪称一语双关、恰到好处!类似的点睛之笔还有“风语者”、“一表人才”等等,及时纠正了《大战外星人》《博物馆奇妙夜2》一味“网络语言化”的糟糕趋势,不仅做到了与电影本身严丝合缝的老少咸宜,甚至在不少段落有所升华,愈发亲切。

  ……罗罗嗦嗦一堆话,最后总结一下:你对谁有爱,就带他/她去看《冰川时代》!毕成功 (blog) /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