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
正在播出的电视剧《狼烟北平》展示了老北京的民俗。大量的民间表演、北京土话乃至老北京的生活方式都穿插其间,一些传说中的老艺人也露出“真容”。的确,民俗展示,是这部戏的重要特色。
但另外一个特色同样不能忽视,那就是,这部戏在试图讲述真实的历史,自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始,到1978年拨乱反正止。跨度长达40余年,其间国、共、日三方在北平的矛盾斗争,以及夹杂在他们中间老百姓的命运与悲欢离合。主题在最后通过主人公之口说出,那就是在历史的动荡变化中,人是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
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什么历史。
其一,比较完整地讲述了“七七事变”前后二十九路军的抗战经历。由于在北京留下了痕迹,如“佟麟阁路”、“赵登禹路”等,许多北京人对二十九路军并不陌生,但也不算熟悉。而《狼烟北平》则对这一过程有着细致的描写,因此,鲜为人知的广安门之战、卢沟桥铁路争夺战,以及作战期间北平市民的反应与行为,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其二,在抗战期间北平市民对日本占领军的反抗,作品予以了直接正面的描写,让我们知道了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曾组织以青年学生为骨干的抵抗组织,对日军及汉奸进行的凶悍与直接的打击。特别是不惜篇幅介绍了锄奸团成员,其中不少是名门之后或富贵子弟。这与我们以前的认识大相径庭。
其三,对燕京大学师生在日本占领期间的抵抗进行了视角独特的描述。燕大不但成了抵抗组织的巢穴,同样也是东北流亡学生的栖身之所。另外,对沈崇事件的描述、对解放军进入北平前后的国共双方的缠斗与市民心态,都有着别具一格的叙述。
可以说,“历史”的味道与“民俗”的味道同样浓重,许多故事都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依托,它们是《狼烟北平》最显著的两个特征。
然而,由于创作者承担了同时讲述“历史”与“民俗”两个重大的任务,其间还夹杂着作者对人生、社会、政治等等的思考与阐述,这就必然导致叙事的仓促与散漫。41集的篇幅已经超长,却总是时而节奏超缓、时而匆匆忙忙,这不能不说是此剧的一大缺陷。作者经常在讲述紧张故事的同时,突然插进大量的民俗叙述与时局评论,加上人物众多,线索繁杂,所以不得不分散笔墨,这样也会造成观众的精力涣散,而某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未能突现出来。
可以说,开始几集忙于背景与人物介绍,故事进展极缓,这就是对观众的一个考验。在情节发展中,一些浓墨重彩的人物经常出现长达数集乃至数十集,甚至一些重要人物的结局只能通过对话予以解释,这也是因为枝蔓太多而导致的。
在这部戏里,我们可以看到《四世同堂》、《茶馆》、《我这一辈子》、《鸟人》乃至同期或后来创作的《潜伏》、《色·戒》的影子,但却比不上其中单独的任何一部作品,这一切,都因为背上了“史诗”与“宏大叙事”的包袱。这使得《狼烟北平》更像“什锦北平”。
它的优点与缺点同样鲜明。长篇连续剧是不是必须宏大,必须史诗,必须承载如此之多的内容,必须给创作者与观众如此之多的压力?这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J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