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天新报:《大地震》拍摄的“难”与“不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09:12  天天新报

  吴为忠(特约评论员)

  票房导演冯小刚开拍《唐山大地震》的消息足以让人们为之振奋,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现在很少有导演涉足这样的主旋律题材了。更使人想不到的是,早在《唐山大地震》开拍之前,冯小刚就说过票房要超过5亿元。此言一出,立即遭来非议,对此,冯小刚表示:“我每次说票房能超多少,都会招来质疑,但诺言每次都兑现了。我从没食言过,而是一次次刷新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如果明知做不了,那我也就不会说了。”

  现在,在文艺界对主旋律创作存在一个误区,这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资金保证,或是为奔着获奖而去,很少有人想到票房和赢利的,所以,投入的巨资都无法通过市场收回,这已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创作顽症。冯小刚拍摄的贺岁片就不用说了,一部主旋律影片《集结号》彻底改变了观众的态度,冯小刚除了能够拍出让人开怀大笑的喜剧,也可以拍出震撼人心的正剧,在拍摄资金方面,他似乎从不为此犯难,冯小刚这三个字成了票房的保证。

  从《唐山大地震》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去年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后,不少以地震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因仓促上马,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多。冯小刚说,自己绝不打无把握之仗,“因为这种电影要做好,很难!而我们拍《唐山大地震》是经过长期深思熟虑做准备才开拍的,效果肯定不一样!”

  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0多年了,一个新唐山已经出现在祖国的版图上,拍出“伟大的唐山抗震精神”,对正在重建家园的四川人民以及支持四川抗震救灾的全国人民都是一种精神力量。

  陈道明在影片中饰演一位军人,他是主演中唯一亲历过地震的演员,对于这次表演的艰难之处,他表示:“每个年代人都有自己的气质,这比还原现场还要难,除了道具难以恢复,人更是最大的道具。我在回忆,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那个年代的人。” 陈道明认为,拍好《唐山大地震》最难的并非拍摄技术,而是演员如何表现出那个年代的人所特有的气质,所以在这方面应该做的工作比其他方面要多。

  对于开拍的影片不仅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同时也能够正视拍摄中的难点,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创作理想,有了“不难”的艺术自信和知“难”而进的创作勇气,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值得期待。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