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阿立亚》:过于政治化的西西里家族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2日22:41  新浪娱乐
《巴阿立亚》:过于政治化的西西里家族史

电影《巴阿立亚》海报

  意大利电影不可避免的政治化,在托纳托雷的这部新片中愈加明显,掩盖了其他元素,导演托纳托雷的政治倾向太过明显,立场不同自然会影响观感。影片发展到中间段时,很自然的联想到这两年的《胜利》和《明星总理》,从墨索里尼开始,到现代政客黑幕结束。意大利本土和外国观众的兴趣点可能不同,前者对战后的政治生活,意共和基民党的斗争运动深有体会,后者则比较感兴趣于巴阿立亚的风土人情和主人公的家庭传承。而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应这片的节奏,开场很“库斯特里卡”,有种狂欢式的荒诞感,各种嘈杂的音效,也一度遮盖了莫丽康的配乐。可影片越到后面越主流,节奏从一开场的瀑布般宣泄而下,逐渐变得和缓煽情,到主人公功成名就后,连色调和视点都偏向了好莱坞手法。结局时,导演只能硬靠个“时空穿越”,把风格拉回到开局。

  至于这种穿越是“妙笔”还是“俗套”,各位影评人自有观点,反正托纳托雷是不避讳用这种方式向自己致敬的。其实莫妮卡·贝鲁奇只能算是有情客串,她的短暂露面,也是导演前作的片段重现。《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给人印象太深,贝鲁奇香艳的身影哪怕只有两秒,也足够勾起少男们青葱的回忆。各类人回忆的总结,很明显这是一部属于意大利的影片,从爱情,民俗,政治等各个方面为本国人书写史诗。超过两千万欧元的投资,大部分都花到了场景重现和群众演员身上了,这也可以看出托纳托雷的野心和责任感。莫丽康的配乐和节奏非常饱满,并没有统一的主题,在剪辑上也常刻意得配合声效。也有不少外国记者不习惯这种叙事方式,一个多小时后,才会被故事中的人和景所吸引入戏,被导演的情感所感染。两个半小时的确很长,但和片中三代人跨越半个世纪的时代相比,又太短了。主人公佩皮诺和幼子对电影的迷恋,也像是《天堂电影院》的重拍版,托纳托雷深情溢满的大笔一挥,就要写个西西里岛的家族史,连同自己的人生经历全包进去。

  影片中所涉及的爱情和家庭观偏向于古典,有着意大利人的激情张扬,戏剧化的台词和舞台式调度。出场人物众多,也造成了形象塑造浮于表面得遗憾,小配角多承担喜剧调料,主角的年龄跨度大,但缺少心理演变的递进。佩皮诺和父亲,妻子和兄弟和都没能继续挖掘,也显得有些零散。他对政治的向往也并未交代完全,而是常常带有讽刺感和影射。导演时不时要片中人物道出点人生哲理,甚至有些理想化和幻想主义的成分。对于政治和世俗、宗教,托纳托雷既怀念又批判,怀念的是曾经的巴阿立亚,这样的风俗和景致已经渐渐消逝,批判的是政治依然黑暗,宗教并不能解决道德问题。倒是现代化的思潮,更能改变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影片中关于六十年代的学潮部分来得突然,古旧的小镇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和楼房。世界变化得太快,佩皮诺“黄粱一梦”后,从孩童到花甲又变回海童,才在奔跑中挖掘出幼年的记忆,这让托纳托雷很感慨,也让意大利人找到了复苏时的温暖。

  董铭, 2009年9月2日于威尼斯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