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器侠》为华语电影特技实验和发展买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5日00:11  新浪娱乐

  曾创造了《大话西游》《东成西就》等经典作品的导演刘镇伟,选择在《变形金刚2》横扫全球后,推出这么一部《机器侠》。以山寨的机器人对抗好莱坞大制作,实在有些冒天下不可为而为之。

  观众们叫嚷着“山寨”、“烂片”,仿佛在好莱坞科幻影片横行天下的年代,中国就不该拍摄此类影片。对观众来说,掏了钱包就该值回票价,这确实无可厚非,只需从此以往一概引进北美大片,确实也能够满足观众的需要。而刘镇伟也可以继续去拍一部“大话东游”,来延续自己的口碑,又何必劳神费事去苦心炮制科幻大片呢?可如果每一个导演都这样去做,中国的电影工业又该如何发展。即如刘镇伟所说:“我不笨,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这么费劲去拍科幻,是因为中国还不赶紧去拍特技电影,好莱坞电影就能把我们抛离很远了。”

  正因如此,他勇敢的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宁可冒着被观众大骂“烂片”的危险,毅然地接下了《机器侠》的拍摄。这并不等同于陈凯歌去拍魔幻题材,或者吴宇森拍历史题材。虽然表面上都是利用好莱坞电影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的先例,来探求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可能。但科幻题材一向是中国电影的稀缺类型。在中国缺乏科幻的人文环境下,来打造一部科幻影片的艰难程度远远超过拍摄一部其他类型的影片。看来,也只有好友周星驰才真正懂得刘镇伟的,只是《机器侠》比其《长江7号》,来得更为激进,更具挑战意义。

  从梅里爱发明的电影特技以来,特技就伴随着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一并发展,始终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拍摄一部大成本的电脑特技影片,并不只依靠电影票房或其他周边销售来收回投入。一个应用于特技制作的变形软件,需要投入近乎天价的开发成本,但在美国,这个变速软件可以反复运用在其他影片的特技制作上,相应地分摊了每一部影片需承担的费用。何况好莱坞电影的制片人制度,合理的拆解了一部影片拍摄的各个环节,使其有效的各自运作着,只需要最终组装成影片即可。而导演仅在先期与电脑制作团队有所沟通,并不需深入特技制作。这样既保证了影片能够高效便捷的拍摄完成,也确保了影片不会因某一个人的意见而左右。这些环境,都是中国电影现状所无法比拟的。

  可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无论是邀请好莱坞电脑特技团队来担任特技制作,还是本土团队,均解决不了问题。外聘团队费用昂贵更增加的沟通的成本,更无法从影片初创时期就参与其中;而本土团队既承担不了天价的费用来开发电脑技术,此后也无类型影片来分摊技术开发成本。面对有限的影片投资及山寨的投资方,又如何去和好莱坞相提并论呢?这些也正是《机器侠》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但这并不能说中国的科幻电影永无出路。反观好莱坞科幻影片发展初期,我们也能见到许许多多带着山寨气质的影片,30年代的《木乃伊》自然无法和几十年后的《木乃伊》3部曲相比,梅罗梅所创造丧尸片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山寨版的《生化危机》,当我们经过《变形金刚》等影片的洗礼后,再翻看曾经让观众叹为观止的经典商业影片,同样会有山寨的意味,《终结者》《星际舰队》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我们又何必拿刚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去与发展了百年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相比呢?

  诚然,刘镇伟极具智慧。他洞悉明白好莱坞科幻影片在电脑特技外衣下苍白的内里,无论是影片的固定套路,还是简单粗糙的人物形象,这些均是好莱坞科幻类型片所具有的弊病。正因为看到了这些,他才会能以自己无厘头的喜剧特色去丰富科幻影片的内核,以后现代富有哲理的语言去丰富科幻影片的血肉。于是,在观看完影片之后,观众能够清晰的记其胡军、郑中基等人在剧中的鲜明形象,也能援引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这些感受,又如何从《变形金刚》中获得呢?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