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导演克莱尔-丹尼斯带着她最新作品来到威尼斯角逐金狮。《白色物质》讲述一个法国家族三代居住在原法属黑非洲殖民地土地上,拥有自己的咖啡种植庄园。然而,当地发生的一次内乱,却将他们推到了危险和悲剧的最前沿。
法国著名女星依莎贝尔-于贝尔担任片中女主角,她扮演的白人玛丽勇敢,辛劳和一往无前,为了在咖啡丰收的季节保住成果,她拒绝承认横在眼前的危险,拒绝带领生命受威胁的家人逃离非洲。对她来说,轻易退步就是懦弱的代名词。玛丽执着地守着自己的家园,她的前夫安德雷,对种植咖啡的价值早已丧失信心,和一位年轻黑人女子结婚并有了孩子。安德雷对于玛利的盲目自信和骄傲深表怀疑,背着后者偷偷组织家人的逃亡计划,却岂料他一厢情愿认做朋友的市长对他的命运根本无动于衷。而安德雷和玛丽都没有想到的是,制造这场动乱的叛乱分子,一个遭到通缉的头领,这时候正带伤躲在他们的咖啡种植园地内。与此同时,一群孩子兵也在一点点靠近。灾难正悄悄降临。
伊莎贝尔-于贝尔这位法国实力派影星,近年来似乎不再满足本土循规蹈矩的制作,常常接受挑站远赴异国他乡拍摄。在2009年初潘礼德 (Rithy Panh) 执导的影片《太平洋上的堤坝》中,她是一个生活在印度支那5属殖民地的女人,为了维护自己辛苦攒钱买下的一片常常被海水淹没的稻田,辛苦挣扎。《白色物质》中,巧合的是,伊莎贝尔再次远行,在非洲殖民地上种起咖啡,不仅年岁上和前部影片大致相当,同样有一个她疼爱有加的青春期儿子,以及母子远离故土法国而维持的复杂关系。
克莱尔-丹尼斯出生于巴黎, 但出生几个月后就随母亲远赴非洲喀麦隆,父亲在那里的法属殖民地担任政府职员。这段黑非洲生活历史无疑深深影响了丹尼斯, 在为维姆-文德斯担任助手期间,美国西部苍凉空旷的风景就给她灵感成就了丹尼斯的处女作《巧克力》,这部讲述上个世纪50年代法属非洲殖民地上的种族冲突的影片亮相当年戛纳,并获得本土恺撒大奖提名,在美国影评界亦获得赞扬一片。
镜头叙事是克莱尔-丹尼斯喜欢和擅长的风格。新片中也不例外。对白不多,克莱尔继续通过镜头,交替展示给我们黑非洲如诗如画的风景和故事背景,人物。女主人公玛丽对眼前正在发生的战乱完全漠然,全身心的只想着咖啡的收成。前夫,儿子,前夫的父亲, 几个人物似乎都有复杂的性格,隐藏着无言的痛苦,如果说前部分的剧情因为节奏的缓慢,以及情节上的稍显支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感受,那么,随着剧情的发展,导演的笔锋突转,平和的氛围很快被暴力残杀的现实画面代替,由其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结尾,更是让悲剧的张力撑到最大。对一段殖民历史,对殖民历史下的白人黑人关系,对一个将非洲的当成自己的家园却始终被拒绝,为保护个人财产不惜代价的女人的刻画,所有这些,都构成影片的魅力因素。
威尼斯和克莱尔-丹尼斯也算得上有缘:2004年它的作品《入侵者l’intrus 》进入正式竞赛单元,2008年《35度朗姆酒》在地平线单出现,获得极好的媒体反响。这次再凭《白色物质》冲金,这个有着独特世界的导演,也许离奖杯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