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以色列突然发兵袭击黎巴嫩,《黎巴嫩》讲述的正是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三个年轻的士兵和他们的指挥长,驾驶一辆坦克,受命掩护一队士兵前往已被以色列空军炸毁并控制的城市。然而途中几经历险,既有因为炮手犹豫而导致自己战友被害,也有对对手的袭击和无辜百姓的丧生。最后,坦克误入黎巴嫩盟国叙利亚控制的腹地,面对死亡直接的威胁。
影片开端,一片绿色田地里,黄灿灿的向日葵成熟后一片生机。一辆军用坦克停在田地中央。镜头变黑,进入坦克内部狭小黑暗的空间。四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军人,年轻的炮手,驾驶员,武器配置员和他们的指挥官,呆在各自的岗位上,彼此争吵又相依为命共同面对生死之危和战争残酷。镜头从此几乎再也没有走出这个令人窒息的,难以自由伸展的小空间。直到结尾,从死亡边界冲出来的幸存者,又回到那片缀满黄色向日葵的田野上。再也没有人发号施令,靠着本能努力幸存下来的士兵,第一次打开坦克顶们,探出脑袋看到了蓝天,呼吸到了自由空气。
那些在战争中人们经常看到的不再特别的情景和画面,在这部参赛影展片中,却让观众们触目惊心,完全被主人公的命运所牵挂,一步步审视着他们在战争中受到的心理冲击和演变。影片的力量,正是源于导演对这场战争独特的审视和拍摄视角。
坦克内部人们无法自由行动,看世界的角度也受到严重局限,象征寓意十足。士兵们对外面发生的一切并不真正了解。和世界的唯一联络,来自时进时出的上级和他带来的命令。象所有参加战争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对死亡充满恐惧,没有热情也不想献身,却被迫进入战争最前线面对死亡。战争的真实画面,只是通过一个微型瞄准器看到的被切割的支离破碎的景象。但是,就是通过这个小小的圆孔,他们所看到的有限的外界,却被无限精准得放大,成为对战争最直接的观察,也是观众唯一可以面对并产生反应的世界。这种几近强迫性的主观视角,带来意想不到的心理紧张效果,引导观众别无选择得聚精会神进入。
战争和它对人们的心理冲击,被限定在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空间,又被无限度的放大而加以审视。观众面对的是双重戏剧舞台,既伴随片中主人公通过瞄准器设身处地亲历战争残酷,又在导演镜头下,一步步展开描述这些无辜士兵遭受战争冲击,在生死边缘恐惧求生的小世界。这些年轻人对战争本没有概念,甚至心境还停留在想回家的孩子心态,不得不在执行战争命令和维持人性间痛苦煎熬,一步步丧失了最初的纯真和无辜。
这是一部讲述战争的影片,但究其实质,只是一个战争背景下的人的故事。(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