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浅论《北平战与和》的创新思路和成功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14:29  北京电视周刊

  60年前,中华民族经过艰难的选择,最终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60年前,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在国共两党决定命运的大决战面前,在国共两党之间,经过艰难的选择,最终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和平,使文明古都北平以和平的方式回到人民的怀抱。

  今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也是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一个轮回,这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含义。为此,国内影视剧创作掀起了一股“红色”浪潮,相继推出一些“解放”大片,为这个特殊的年份锦上添花,为共和国的生日献礼。央视八套近期播出的34集电视连续剧《北平战与和》既属于这类大片。

  尽管同类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甚至屡见不鲜,但仔细看完《北平战与和》,真是心潮澎湃,难以释怀。深深地被剧作者的慧眼和巧思所折服,被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感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域,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堪称经典。

  《北平战与和》的剧作者敢于选择以傅作义这个人物为故事主线,来讲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一定是经过了艰难的选择。现在看来,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舍生取义、走向光明的人物形象;既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这个特殊人物实现人生重大转变的心路历程,又波澜壮阔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国共两党决定命运的历史较量;无论是重温那段革命历史,还是观照当前台海形势,或是探索艺术创新、人物形象塑造规律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持久价值。

  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一次闪烁

  二十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经写过一部人物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他认为人类发展每到关键时刻,总会有一些关键性的人物站出来,象星星一样发出耀眼光芒,改变命运,震惊世界。的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星光灿烂。而星光的每一次闪烁,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动人的一笔,甚至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60年前,中华民族再一次站在了改变命运的历史关头,国共两党展开了决定命运的伟大较量,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搏就是古都北平。在这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这就是当时的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由于他的一次改变命运的“闪烁”,震惊了世界,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从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便留下了动人的一笔,中华民族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如果没有傅作义,也许历史真的会在北平拐向另一个方向。毛泽东为此而称赞傅作义是对建立新中国“立下大功”的人。而傅作义个人也在这伟大的转折关头,完成了他个人的一次华丽转身,从甲级战犯到民族功臣。

  可惜,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原因,这样一个最具说服力、最具“艺术价值”和看点的人物原型,在我们“重大题材”的影视创作中,还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正面的重视。在相关的作品中,傅作义的形象充其量只是个配角,其走向光明的心路历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说到北平和平解放,写谁?无论写谁都绕不开傅作义。绕不开就淡化处理,毕竟他是被我们战胜的人,这都是走老路。这一次却不同了。《北平战与和》撇开了以正面人物为主角的传统套路,直接把傅作义推到主角的位置,写傅作义,将傅作义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围绕傅作义“是战是和”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为主题,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故事,真实而又艺术地再现了一个“甲级战犯”走向民族功臣的心路历程。据我所知,这样一个视角,在我们“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还是第一次。我相信,作者把主角和“光芒”放在傅作义身上,也一定是经过了痛苦而艰难的选择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正确的选择,才为作品的成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作品本身的“走向光明”找到了一个原动力。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峥嵘,眼前跃动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今天,我们在观看电视连续剧《北平战与和》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随同剧中人物一起,回到60年前那个翻天覆地、震撼人心的年代,为剧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感动,为那些慷慨激昂的人物语言所折服。与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北平战与和》为我们扎扎实实地塑造了一个具有“艺术价值”的人物形象,作品以傅作义的心路历程为主线,穿插多个侧面,最终为我们演绎出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慧眼和胆识,这的确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策划。

  一求一变,活灵活现的人物轮廓

  怎样写好傅作义这个人,我相信这个问题在创作过程中一定始终困扰着作者,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这同样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过程。

  60年前,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出其不意地发起平津战役,快速打掉了傅作义的两个王牌军,将华北各大城市分割包围,最终迫使傅作义选择了和平。如果在创作剧本时,把傅作义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动作简单地看成是在兵临城下、走投无路而投降的话,那这个人物就是被动的接受,就不值得为他这样大书特书。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了和平呢?当然,被迫接收也是一种解释,但这无法成为傅作义这个人物形象的“立身之本”。这是一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傅作义这个人物形象才会有一个更好的立足点。

  俗话说:心存一念,事成一片。人是为信念而活着的,也就是要活出个道理来。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在世必有所求,剧中人物也同样如此,而且更应该集中表现。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动机”,剧中傅作义的动机是什么?他追求的是什么?最后是什么使他发生转变?他的所作所为,有没有一以贯之的深刻道理?回答是肯定的,《北平战与和》第二十集结尾时,傅作义和司徒雷登有一场谈话,用剧中傅作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千秋成败在于理”。这个“理”就是傅作义这个人物形象的立足点。

  通观全剧,作者非常准确的抓住了人物的这个“理”,并巧妙地通过各种事件、台词多次表现了出来,这就是“顺从民意”、让女儿更多地了解民意、多次通过座谈走访去了解民意,在第六集结尾时傅作义与陈长捷有句对话,叫做“为民众服务,为国家负责。”在第三十三集傅作义到医院看望被特务炸伤的何思源一家时,他面对群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服从人民”。这在傅作义看来就是“义”,他甚至当着部下的面说“谁叫我的名字叫‘作义’呢”。用这个“义”字来统帅这个人物,就能把他抗击日本、打共产党、最后看清蒋介石的面目、并发出“民心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的呐喊、最终脱离蒋介石、接受共产党和平条件并和平解放北平等一系列事件有机的统一起来,为他的行动找到一个合理的动机。他一生的追求,用他的名字就可以概括:作义。

  人物动机确立了,再加上前后反差的人生巨变,由开始的“和蒋介石站在一个战车上”、打共产党、偷袭共产党中央机关所在地、甲级战犯,到最后转变为脱离蒋介石集团、接受共产党和平条件并和平解放北平、被毛泽东称赞为 “立下大功” 的民族功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应了那句俗话:两头反差大,中间自然起变化;而有变化的人生故事,自然也就耐人寻味。剧中有个小人物叫陈祖强,是保密局杀人不眨眼的特工,从坚决执行长官命令,到后来竟冒险向傅作义的警卫透露保密局阴谋,最后自动丢掉武器并深情告别,这样的人生转变就意味深长。至于变化巨大甚至彻底反转,并由此儿改变历史进程,这样的人生就可以称为非凡,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北平战与和》的傅作义,就是在这一求一变中,勾勒出这个人物形象的基本轮廓,并完成了他“是战是和”的艰难选择。剩下的问题就是运用“事件——行动——冲突”的戏剧手法,在两个极端之间逐步演进,最终完成人物命运的彻底转变,成功塑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震撼人心,令人难以忘怀。

  话里有话,戏外有戏的精彩对白

  电视剧是大众文化的载体,通常情况下“戏说”的成分比较多,甚至充斥大量“水词儿”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而34集的《北平战与和》却不是这样,作者在人物台词上下足了功夫,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场景下的人物对白,一板一眼,前后连贯,攻守兼备,滴水不漏,精彩纷呈,连正面人物的一些所谓“说教之词”也说得有滋有味,毫不牵强,让人感受到了语言的强大魅力,这是在观赏这部电视剧时的一种独特享受。

  比如在第一集东北败局已定的局势下,蒋介石飞到北平让傅作义替换卫立煌,担当东北国军总司令,并率部驰援东北。傅作义的回答是:“总统,作义有辱厚望,难以承当如此重大的使命,让您失望了。我傅作义虽说从军三十八年,也经历了大小战场,但心知肚明,在党国军界的将领中,只是一个平庸之辈而已,委实不敢承揽扭转乾坤的重任。我既不是黄埔弟子,受教于总统的正统门下,又久居北方偏远地域,顶不过是一个地方军人而已。蒙总统厚爱,委以华北剿总司令要职,统瞎华北四省两市五十余万军队,我已诚惶诚恐,殚精竭虑仍捉襟见肘,深感吃力。东北战局事至如今,关系党国几十万将士的生死不说,还牵带党国衰荣走势,不是作义推委不从,实乃力不从心,名不服众啊。况且总统已经三度亲临东北指挥督战,东北将士翘首以待,作义以为,还是总统以统帅之尊,御驾全局,激励士气,才可能令行畅通,从根本上扭转东北的不利战局。”傅作义的一席话,言辞恳切,句句在理,说得蒋总统哑口无言,只好打消了念头。

  类似这样大段精妙的独白,全剧随处可见,真可谓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又比如在第八集,蒋总统和国防部已下决心放弃华北,让傅作义率部撤到江南。在专门讨论华北战略的南京高级军事会议上,傅作义又是侃侃而谈,声情并茂,深深打动了蒋介石,进而改变初衷,支持傅作义固守华北。

  即便是次要人物的过场戏,人物的语言设计也十分讲究。比如在第二十九集中有这样一场戏,蒋介石派国防部徐部长到北平慰问傅作义,当晚傅作义在全聚德设宴。在全聚德门前,徐部长即兴讲话:“诸位将军,患难见真情。此乃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吃烤鸭是假,说大风歌是真呐。”寥寥数语,地位、心态和人物性格活灵活现。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不是熟悉那段历史、人生阅历丰富,又深谙官场规则、熟悉官场语言,而且具备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要想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写出这样精彩的人物对白,简直不可想象。

  正是作者充分发挥了人物对白的语言优势,才使作品显得格调高雅,大气雄浑,具有了史诗的气质。同时,由于利用人物对白讲述“戏外之戏”,推动情节发展,既省略了许多不必要的场景,避免了叙述线索的散、乱、慢,又使现有的场景“戏份”饱满,充满张力。这种手法确实值得借鉴。

  不足之处,瑕不掩瑜。

  有得必有失,事物往往如此。《北平战与和》的成功之一在于语言,但也正是因为过于依赖语言,而忽略了其它细节手段的运用,使作品显得美中不足。其实,在影视作品中,语言只是细节的一个部分,特定动作和特定物件也同样是细节,同样可以帮助刻画人物,推动剧情,表现心理。

  陈布雷是蒋介石的“文胆”,蒋说他的如椽大笔顶百万之众。在第十三集里,傅作义得知陈布雷自杀的消息后,对陈的怀念和追忆由于没有一个特定物件,就只能依靠旁白了。其实在第八集结尾时,傅作义在南京开会期间拜访过这位老朋友。假如在这次见面时,设计陈布雷赠送傅作义一件特殊礼物,那么,在他怀念这位老朋友时就可以派上用场:呆滞的眼神、特殊的礼物、一段静默,不需要更多语言,足以表现傅作义此时的忧伤与无奈。

  这集的结尾处是蒋介石带儿子去吊唁陈布雷,回来的路上,蒋却在车里大骂陈布雷,尽管表示要厚葬陈,但其虚伪面目暴露无遗。从结构上来看,这个段落应该放到傅作义追忆陈布雷之前。两段对比,虚伪与真诚立竿见影。

  又比如十二集里,大批特务冲进何其沣家进行搜查,一个特务从抽屉里翻出一个镜框,随手往面前的台面上一扔。而站在远处的特务头子随即问道“这是什么?”这样的动作设计完全是话剧的处理手法。在影视剧里,完全可以不说话。可以处理成:一个特务从抽屉里翻出一个镜框,随手往地上一扔;摔碎的镜框下是一张何女的照片;特务头子弯腰细看。这就够了。这里所列举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可以说明导演在动作设计上的草率。这种图解剧本的情况,在剧中还是大量存在的。

  在场面调度上,对于长镜头和移动镜头的使用,以及对人物关系的理解和配置上,有些地方用得好,而有些地方是缺乏根据和效率的。比如在第二十集里,傅作义在作战室电令郭景云率35军连夜突出新保安,又电令安军长率104军火速前进解围后,傅作义独自一人缓缓走出作战室。这里用了一个长镜头,效果很好,预示了长长的无奈和不祥。同样是在第二十集稍后一点的段落里,我军战士连夜在新保安城外构筑工事,天亮时一个个东倒西歪的睡着了。这里也用了一个长长的移动镜头,画面里我军战士七扭八歪地躺在地上;紧接着又是一个长镜头,表现伙夫挑着担子走上阵地,走进沟壕。这两个长镜头接在一起,效果并不好,效率不高。可以合二为一,变成一个长镜头,让伙夫挑着担子走进沟壕,沟壕两侧是熟睡的战士。

  另外,在表现两军战斗的场面时,很多地方带有“戏说”的成分,这不符合史诗的格调,冲淡了高雅雄浑的气质,这也是比较遗憾的。

  尽管有以上诸多的美中不足,但还是瑕不掩瑜。在影视创作领域,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发掘上,电视剧《北平战与和》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为我国影视剧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舍生取义、走向光明的人物形象;它既有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又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探索,也因此必将成为具有持久艺术魅力的红色大片。本文作者:王雁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