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平战与和》:史诗品格 英雄气质 宏阔视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14:54  新浪娱乐
《北平战与和》:史诗品格英雄气质宏阔视野

《北平战与和》剧照

  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北平战与和》是用影视手法摹绘、表现六十年前中国革命史一桩大事件的成功作品。透视这部作品,我认为,主创团队追求的创作目标基本实现,其主创格调可以归纳为十二个字:史诗品格、英雄气质、宏阔视野。

  一、 追求史诗风格,是史与诗的完美结合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历史题材正剧的创作原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尤为如此。它的叙事要求,应是作为“准信史”看待。《北平战与和》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全貌。剧本无论从大事件上,还是从细枝末节的勾画上,都做到了“春秋之笔”,因此完成拍摄后,自然也就具备了“准信史”的风格。剧中可信的真实人物、可信场景、可信事件,大大小小相互勾连,编织成起伏跌宕,回肠荡气的故事,最终完成了北平和平解放这个历史大事件的宏大叙事。除了具有“准信史”的可信程度外,全剧在影视叙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一样的真性情,真意气,真感慨,个人的荣辱、信仰、爱恨,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组合成一曲英雄诗贯穿其中。这是雄浑大气的诗,更是具有史一般深刻的诗。

  具体来说,《北平战与和》在严格遵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客观规律的原则下尽情展现了它的艺术性,具有诗的内涵和史的品格。诗的内涵,代表的是艺术性;史的品格,代表的就是它的客观规律。体现在如下几点:

  1、《北平战与和》表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大事件,它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拥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

  2、重大历史人物在本剧中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方面有五大书记、著名的开国将帅,国民党方面上至蒋介石、李宗仁,下至蒋经国、蒋纬国这样将来在台湾创造另一番历史的人物。重大历史人物的出现,构成了矛盾冲突的独特性和它的历史价值,也是构成《北平战与和》史诗风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历史精神和历史本质并重,是本剧表现的重要特点。傅作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通过痛苦的抉择选出了正确的历史道路,对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这不仅是历史发展

  必然进程中的大事件,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本质,也体现了傅作义本人的历史精神。

  4、本剧宏大的叙事结构也是构成史诗风格的重要特征。从创作艺术上来讲,编剧就像一个擘画故事的大师,在这个历史大事件中谋篇布局,举重若轻,展现了国共双方高层、外国势力、傅作义集团和解放军重兵集团,政治、经济、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军警宪特大小角色等等。场景之宏阔,人物摹绘之细致、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台词精确到位,在渲染烘托史诗风格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北平战与和》在追求史诗风格,创造诗与史的结合方面,达到了相对完美的程度。

  二、 英雄气质,大气磅礴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面向现实的英雄主义。”英雄心态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与完善的推进力量,其精神底蕴均是寻求与终极相关的自我价值的确认。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创造历史的关键人物往往是英雄人物。或者,可以说创造历史的人物大多具有英雄气质。《北平战与和》的史诗风格,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剧中的英雄人物,或具有英雄气质的人物完成的。本剧的主角傅作义,演员表演、刻画得非常成功。剧中表现了傅作义作为一名数十万大军的统帅所具有的难得的气节、义气和英雄气度。傅作义之所以经过艰难抉择,毅然顺应民心和历史潮流,其个人品质和个人的英雄气质不能说不起到重要作用。他回绝蒋介石让他一个人逃到南方去做东南最高行政长官时的理由是:如果我扔下几十万军队和二百万北平市民自己去当官,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在给毛泽东的和谈电报中提出不保留军队,表示的也是没有任何政治意图和个人荣辱进退的考虑。从而使谈判的基本条件达成一致。他坚持古都北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存,不能毁于战火等等,不能不使观众深感他个人品质方面的无懈可击。剧中他对部属的爱护,对民主人士的关怀,对特务的抵制,处处显出他义字当头的英雄气质。深夜召开的高级军官会,傅作义说出他不愿战的理由:不是由于害怕大兵压境,也不图投靠共产党换取个人地位,而是对不得民心的战争的意义表示怀疑,他要带领部属选择一条新的道路。他说谁叫我的名字叫作义呢?他的这一番话令跟随他多年的部属深受感动。

  对英雄的崇拜是人类永恒不灭的情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英雄是为一种道德完善、伦理和谐而至死不渝的殉道献身的象征。成为英雄的人物往往历尽艰险困苦,但终归顺应历史进步铸就个体生命的辉煌。傅作义无疑是一个具有英雄品格和英雄气质的人。

  傅作义本人16岁的时候参加反清起义,任起义军的排长,后来在支持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斗中孤军坚守涿州对抗奉系军阀,一战而闻名全国。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民族英勇抗战,有抗日名将的美誉。其人受的家庭教育有民族气节,有民族大义,有很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熏陶。剧中的他不仅有关云长似的义,更有岳飞一般慷慨报国之志。这样的忠义之人,发现民心转向他的对立面,而且正义在对立面一边,这对于他来说,是极其痛苦的。最后他能毅然转变立场,归向人民,也是他的大义凛然和英雄气质造成的。

  主角如此,其余大小人物均重点刻画了他们的英雄气质。不用说解放军将士在战役发起时英勇战斗的精神,我方地下党人员不顾生命危险宁死不屈的精神,进步学生积极协助解放大军虽死犹荣的精神;就反方人物而言,虽不能称为英雄,却不失英雄气慨。如郭景云,不失为草莽英雄,对傅作义忠心耿耿,在失败的最后时刻自杀,保持了所谓的军人气节;如安春山,在被俘时看到了民心向背,从此成为傅作义和谈进程的坚定支持者。即使那些小人物,如特务陈祖强,最初非常死硬,后来有了醒悟,决然与军统决裂,扔掉手枪回家,也表现了可爱的一面。

  在全剧的史诗风格和英雄气质的营造上,主题音乐时而沉雄,时而凝重,时而充满胜利和希望,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叙事表现上,有国共高层人物的全局谋划,有细部人物的性格冲突,有阅兵场面的整齐划一,有战争的万炮轰鸣,更有冲锋陷阵的战斗场面。在这一宏大的英雄气质架构下,有恋情,有亲情,有同志情,有傅本人与部属之间的兄弟情等等。将史诗风格和英雄气质融为一体,使全剧大气磅礴。

  三、意旨高远,审视今昔

  《北平战与和》的主创者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北平和谈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而是展现了比和谈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揭示了北平的和平解放是战争中正义之师占据了战略优势的必然结果,是时代的洪流中光明的力量取得民心的必然结果,当然也是无数从领袖到普通士兵,从英雄到普通百姓不惜流血牺牲的必然结果。《北平战与和》所表现的历史背景远远超过了这个事件本身,它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历史气象,是一种天翻地覆的大变革时代的场景,拥有巨大的历史真实感和震撼性。最重要的,《北平战与和》站在当今的认识高度,重新思索江山易主的深刻教训,审视今昔,可谓意旨高远。

  对于当今的海峡两岸的执政者而言,都能从这部剧中汲取到深刻的反思。国民党在六十年前,由于失掉了民心,丢掉了大陆的政权,甚至后来在台湾,也一度沦为在野党,使台独气焰高涨,极大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后来,经过认真总结教训,夺回了选民的心,在台湾重新居于执政地位。本剧中写到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怎么处理金融舞弊案,同时也没有回避蒋经国到台湾以后吸取教训,励精图治,推动台湾经济崛起的事实,对未来台湾发展的政治、经济埋下了伏笔。剧中站在当下的立场上理解历史、表现历史,分寸把握恰到好处,体现了引领观众对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未来进行思考的长远目光和宏阔视野。在剧中借毛泽东说出的一段话,这种寓意表现更为透彻。剧中在敲定北平和平解放协议后,毛泽东说出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其寓意有三:一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面向未来;二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决不放弃任何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三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和”的模式,意义是长久的,就是说对后世来讲,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60年来世界形势和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都发生巨大变化,双方也终于达成默契:坚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根基,努力消除隔阂、缩小差距、建立互信,尽可能地设身处地考虑对方实际状况,站在战略高度考虑问题,争取双赢。同时,台海两岸的现实也考验着两岸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如何把握历史契机,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此宏阔的视野,如此深刻的寓意,将本剧的思想性提高到思考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未来的高度,这在同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电视剧绝无仅有。

  四、认识与创作上的双重突破

  本剧播出后,制片方及时召开了专家讨论会,总结经验。专家们认为,《北平战与和》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具有突破:

  1、题材突破。关于建国,关于此前内战、三大战役,这一类相关绕着北平和平解放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绕着外围转的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相关的历史事件,影视剧创作非常多,有的是多次出现。但恰恰就是北平和平起义这么大的事件,60年来至少在影视剧上还没有这么大幅度地表现过。

  2、认识突破。首次以国民党一方人物为主线,全面反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种认识上的突破可以这样理解,在宣传上不要简单地站在我党的角度,或者是站在美化国民党的角度,丢掉历史本质的角度,简单化地去做肯定或否定的认识判断,而是应该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

  3、叙事中人物表现的突破。因为大胆采用了傅作义作为核心点、核心线牵连其它,这样这个人物就立起来了。我们看到了一个饱满的、有血有肉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有史以来中国影视剧银幕和荧屏上第一个光彩夺目的傅作义形象。

  在创作手法上,也有如下突破:

  1、突破了对历史事件的简单陈述,而是把它深入到历史事件背后深层的历史的规律。《北平战与和》通过影视表现的方法,给观众揭示了民心向背,兴衰存废的真理,这也是历史的客观规律。

  2、外在行为的描绘深入刻画到人物内心创作手法。本剧的重心转到了写傅作义,而且写到了傅作义的内心世界。

  3、突破了哲学思维在影视剧中的运用。这部作品用哲学的思维讲述了北平战与和的转化过程,是电视剧叙事进入到一个哲学的层面与认识,这是一个创造。正因为傅作义的政治立场和方式方法上包含着比较丰富和复杂的哲学的思想,才使最后傅作义能够站到人民的立场上来。这是傅作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哲学观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北平战与和》还用哲学的思想讲述了战争与文化的关系。如果有人无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宁愿让战火毁灭了属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那他将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罪人。(作者刘立京: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