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剧照 |
由电视剧刮起的谍战风,如今即将蔓延到大银幕。9月30日抢占十一电影市场,预备与《建国大业》全明星“暗战”的《风声》,未映先红,口碑超好——
昨天,《风声》北京试映,导演陈国富、高群书,周迅、李冰冰、张涵予、黄晓明、苏有朋、王志文、英达等主演纷纷登场,也是上映前最重的造势。以谍战剧而论,电影《风声》做到了极致。两个小时内的“风声鹤唳”,更是把谍战电视剧的山珍野味完成在一顿吃完的满汉全席上,集中火力大秀谍战戏份。那些很少能耐下性子将一部电视剧从头至尾看完的,这次可以过足瘾。
电影《风声》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这个故事曾经被柳云龙改编为电视剧《暗算》的最后一部分而风靡一时,而在那部电视剧里,因为一开始就知道卧底肯定是柳云龙扮演的角色,所以关键的悬念不在于谁是内鬼,而是内鬼如何将情报送出。电影版的《风声》将“老鬼”的身份改变了,究竟谁是“老鬼”,成为影片高悬在观众眼前的最大悬念。
与看那些长篇电视谍战剧有些不同,电影《风声》虽然也能给观众有身陷迷局的感觉,但是,也许由于篇幅时间上的限制,观众看到的更多还是彼此意志的对抗。我们看到,《风声》中的日伪方除了严刑逼供还是严刑逼供,实在是没有什么更好的解谜思路。而老鬼给他们下套倒是一下一个准,这样被突出的是敌方的残暴和我方的牺牲精神,并不是双方的智商大升级。于是《风声》中的刑具刑房成了片中出现最多的场景。老虎椅、火钳、铁棍、电椅、刀片等刑具让人胆战心惊。特别是那位招来协助逼供的针灸师傅,用银针扎进张涵予身上几处最敏感的穴位,每一针都用特写镜头,很多女观众都捂住了眼睛,不忍看下去。影片在其宣传阶段被拿来反复炒作的也是刑讯逼供的场面噱头。周迅受刑一场,太挑战心理底线了。从暴力血腥场面来说,如果电影审查有定级制度,影片绝对应该“少儿不宜”。
再看演员,细数了一下,大牌明星演员不下十人,戏份最重的当属周迅、张涵予、李冰冰、王志文、黄晓明、苏有朋、英达七人,发挥最出色的是周迅,在大小姐和地下工作者之间收放自如,各种状态都来得很足,将一个女地下党的角色拿捏得恰到好处。男主角黄晓明也突破了“耍酷到掉渣的韦小宝”阶段,饰演的日本人,也神似到了令人意外的程度。李冰冰和周迅狂飙演技,揭晓老鬼的一场重头戏,李冰冰发力很有看头。苏有朋破坏形象操起娘娘腔做戏,虽然想当年帅气的“五阿哥”有些沦落,但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笑点还是集中在他的身上。王志文的演法还是老一套,他的表演没有什么突破性。张涵予真正的表演是在最后的四分之一,直来直去的硬线条有了层次。客串阵容最好看的是吴刚扮演的针灸师傅六爷,吴刚最擅长饰演的是那种阴险到骨子里,比如《潜伏》中的陆桥山,《梅兰芳》中的费二爷,而这次他摧残张涵予那一段话,他的笑容令人毛骨悚然,表演出场不足五分钟,印象深刻。
现在大小银幕上“枪声迭起,电报频传”,谍战剧成了热门题材。电视上,大概自《暗算》之后,谍战风就取代了古装戏、偶像剧、情感剧与涉案剧,成为荧屏的新宠。眼前,谍战已有了要烧红大银幕的势头,据悉,《风声》之后,谍战片还有好几部等着借势而上呢。
从观赏心理来说,谍战剧料足,看点多,悬念丛生斗志斗勇的剧情,人物的性格鲜明、饱满,复杂多变,中国人爱看谍战剧也是有史可查。从当年的手抄本《一双绣花鞋》、《梅花党》开始,反特故事就是国人最百看不厌的情节,后来还有《夜幕下的哈尔滨》这样的广播剧,《羊城暗哨》、《国庆十点钟》等电影。现在电视剧从《暗算》到《潜伏》,在观众被恋爱戏、苦情戏、情景喜剧、古装戏弄得眼球疲惫时,谍战风的再次兴起,令现代观众在看反特史实故事的基础上,在复杂的生活和复杂的人性面前,能得到心灵上一种真诚的情绪上的释放,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反特年代怀旧情结的一种延续。
但是,谍战剧扎堆放火,想要同中求异确实是个难题。都是密码指令,都是美女帅哥恋爱,都是恐怖动作加枪战,谍战看得多了,有时会“时空交错”。电影版的《风声》对原著最大的改动就是将“老鬼”的身份改变了。由原著中李冰冰扮演的角色李宁玉转换到了周迅扮演的顾晓梦身上,并且还安排了顾晓梦的领导“老枪”这样一个角色。对于这样的改动,导演高群书表示,这样是为了让剧本更符合好莱坞类型片的叙事模式、叙事节奏和叙事结构,并不影响原著要表达的情感。如果电影里的谜底与小说一致,那观众便相当于看了一部预先知道结果的电影。
尽管刻意“同中求异”,高群书还是说到了对谍战剧前景的忧虑,他说,现在谍战剧大批量生产势头看起来也乐观,但一窝蜂现象已多次被证明是衰退的前奏,比如,几年前的“清宫辫子戏”盛极而衰,谍战剧的泡沫也会由灿烂的盛景走向最后的破灭。《风声》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业电影,有故事,有感情,酷刑只是一个卖点而已。 本报记者陈滨 J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