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三不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6日11:29  新浪娱乐

  国庆黄金周乃全国卫视争夺收视率的主战场,今年恰逢建国60周年,因此各台献礼剧目也分外精彩。众多国庆献礼剧中,湖南卫视从十月二日开始播出的《八千湘女上天山》脱颖而出,表现抢眼,该剧以黄金班底、独特题材、青春组合剑走偏锋,凭借“三不主义”将湘女们进疆的历程一一展现,吸引众多观众的关注。

  ·不是偶像剧

  很多观众在观看《八千湘女上天山》时都有一个感觉,这部戏很养眼——庄楚玉、徐放、采薇、采菱、细妹、方诚、邱云婕、沈越等角色,清一色年轻俊男靓女。尽管《八千湘女》是讲述特定年代的主旋律题材,但在大漠风光的映衬下,俊男靓女的昂扬青春和鲜明个性更显活力,因此甚至有网友认为这部戏就是一部地道的偶像剧,连湖南卫视打出来的招牌也是红色青春偶像剧。

  其实不光是观众有这种感觉,连演员当时进组时也以为《八千湘女》是部偶像剧。比如方诚的扮演者李佑伟,他外型俊朗,曾是新丝路签约模特,拍过很多经典电视广告,刚进组的时候以为是找他来演偶像剧的,满心欢喜地去化妆,结果在导演韩晓军的“授意”下——他的脸也黑了衣服也脏了,拍摄时还得天天跟沙漠里泡着,小伙子这才明白自己想错了。

  虽然《八千湘女》中的几位湘女平均年龄才十七八岁,但是这部戏本来说的就是年轻人的事情,所以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也会考虑如何令观众养眼。但并不是像偶像剧那么简单,不管是老演员还是年轻演员在前面都要做很大的准备和付出。不光要了解那段历史,拍摄的过程中还要与新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

  ·不是苦情戏

  时下各电视台苦情戏流行,提高收视率的同时又赚人眼泪,可谓一举两得。从小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湘女们去千里之外的新疆,过程之中经历了又很多变故和坎坷——与亲人的生离死别、与姐妹的意外离散、路遇土匪追击和翻车事故……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创作,《八千湘女》定会是苦情戏的又一佳作。但以总撰稿陈逸超、文学策划廖红斌、导演韩晓军为首的主创们,并没有像把该剧打造成一部悲情戏。进疆投身祖国建设的湘女们当年平均年龄只有18岁,柔弱娇小的她们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匮乏的物质条件,的确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甚至有人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但她们却将湘女们身上那种“吃得苦,耐的烦,霸得蛮”的精神在天山下发扬广大,为新疆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八千湘女》的主创们觉得自己有义务也有责任通过电视剧的播出将湘女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不做教育片

  一部电视剧的优劣,最重要的就是剧本要有内容思想性。影视作品的最大作用就是娱教于人,但是很多类似题材的作品主题过于明显,拍着拍着就成了“爱国教育片”,让人一看就困,不能在剧情中体现精神,还不如静态的宣传标牌。 与众多上述类型的剧集不同,《八千湘女上天山》虽然同是主旋律作品,为了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主创们在该剧的内容思想的体现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以三个月走访70位当年湘女的扎实采访为创作基础提炼加工跌宕起伏的青春生命故事,以《人家正道是沧桑》拍摄团队为核心构筑革命浪漫主义风格、以《雍正王朝》《军人机密》美女编剧陈逸超为创作龙头贯彻剧力无限……湖南卫视和响巢国际认为《八千湘女上天山》不是为了教育人应该做什么,只是希望观众看完《八千湘女上天山》能了解到当年参军投身祖国建设的青年们的激情燃烧岁月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老年观众对那段历史重新全面回忆,青少年观众能对当年同龄人的生活产生共鸣。(文:多)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