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驾照,最好还是飞行驾照;遇到几个狂人,最好是那种能透视政府阴谋的;认识几个科学家朋友,为你提前预告灾难……《2012》成为寒冬最热话题,两年后,我们到底何去何从?
如何安放彪悍的生命?
看《2012》,更多的人开始钻研起“逃生学”,如何在大灾难前苟延残喘,延续生命成为关键。我身边有几个准科学家看了《2012》后大发感慨,其中一个生物学博士在他的QQ空间写下千字文,从等高线角度论述了最好的逃生路线。恰恰是这篇文章,给他寸草不生的空间带来了强大生机,留下了无数珍惜生命人士凌乱的“脚印”,论文被转贴到各大彪悍空间。
他的论文最精华处在于论述:乌鲁木齐将是地球上最可能安全的地方。理由是,“喜马拉雅山脉会塌陷,印度洋的海水会越过山脉(这时候四川早就是一个装满海水的澡盆了)。乌鲁木齐是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任何海啸要到这里都要经过长途跋涉和衰减。乌鲁木齐南面的昆仑山能抵挡大部分地震和洪水……”他的建议是2012年,实验室的同仁和他所有的好友都去乌鲁木齐。
自然界进化了上亿年,动物的智慧只增加了一点点。但从猴子到人,却在几十万年间发生了质的飞跃。要知道,人与老鼠的基因组99%以上相似,但为什么智商相差这么远?人要有智慧,是一个极度有序的过程,极度熵减的过程。根据热力学第2定律,要耗费极大的能量来维持这个熵减。人类文明只有区区几千年,却摧毁了上亿年来就有序存在的数不清的物种,可见人类的生命是如何彪悍。所以,我相信,这种彪悍的生命,会支撑人类千秋万代下去,只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学会如何让彪悍的生命找到安放的地点。地球文明迟早会结束,但我们留给了地球什么?逃难到其他星球上是否继续重复过去的一切?谢梦
地球还在转,行乐须及时
我刚订了套房子,旋即又有点后悔,因为我看了猛片《2012》,万一玛雅土人的预言成真,那套2011年交房的“蜗居”我只能享受一年,第二年它将和我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土崩瓦解。我想立刻把3万定金从“兽姐”那里夺回来,然后揣着那沓钞票去周游东南亚列国,在湄公河上飘来
荡去,去打望穿着奥黛的越南姑娘,然后再到柬埔寨的吴哥窟去烧三炷香,那里能直接体验文明失落的凄凉。
我还想成为一个电台狂人、学开飞机、参加赛车手培训班、写只能卖500本的小说、戴3000多美金的IWC的机械表,然后再认识一个研究地球的印度朋友……当然,这些只是我看了电影之后的想法,纵情声色的想法,俗称YY。谁都知道,电影拍得越灾难,票房越红火,当年一部讲述轮船毁灭的《泰坦尼克》就捞足18亿美金,如今《2012》是关于整个世界毁灭的,你说能挣多少?NASA专家都辟谣了,所以也别太在意所谓末日提前到来。
话说这电影给我们上了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学会及时行乐,珍爱身边的家人。中国人很少有及时行乐的态度和勇气,一堆生活中的破事经常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真切地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暴雪来袭;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是倒霉还是幸运;流感了和没流感;成为房奴或成为房东,你都应该笑脸面对,因为活着就是幸福,因为地球现在还在正常运转。杨帆
别让忘性摧毁耐性
这大冷的天,居然还停电,还有什么比这更闹心的?可这事就发生了。面对高达5885万元的巨额用电欠费,成都电业局使出杀手锏,对多个居民点481户欠费客户实施了断电措施。在寒流来袭的日子遭遇停电,怎么看怎么像《2012》的一个试读本。重磅灾难,是人们对地球过度消费的一次性买单,就像欠了很久的债不还,最后滚成一个大雪球,还雪崩了。停水断电是小事,地球罢工,人类就抓狂了。2009年7月22日,太阳只是小小地食了一下,就让人“白天懂了夜的黑”。看了《2012》,“穷二代”笑了,“富二代”哭了: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有钱没钱最后都是无处可逃。别再妒忌那中了3.6亿巨奖的哥们,登上诺亚方舟门票可是10亿欧元。当真实的灾难降临时,不会给你任何思考的余地。人类最可悲的是忘性大,相信这部美国大片的浪潮过后,又会陷入张艺谋放的几枪笑弹里,环保、绿色、低碳……地球的耐性就在人们的忘性中一次次接受着考验。别让忘性摧毁耐性,别让虚拟的灾难仅仅沦为一种谈资。
吴德玉
□延伸阅读
《2012》幸存者会干什么?请看《2013》
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在国内的票房继续高歌猛进,截至昨日零时,全国票房已突破1亿大关。5天票房过亿,这一蹿升速度位居中国电影史第四位。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其目标是冲击3亿。尽管观众对《2012》褒贬不一,但《2012》导演艾默里奇却不为所动,开始着手拍摄续集《2013》。《2013》是一部电视剧,将展现《2012》灾难之后所发生的故事。目前,艾默里奇与《2012》的制片人霍华德高登开始同ABC电视台展开了拍摄商谈,计划在明年初投入拍摄。电视剧集的拍摄将启用一套全新阵容,主角是一群在《2012》大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他们如何建立一个新世界以及这个重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将是故事的主线。《2013》不再以灾难场面取胜,会更加偏重剧情。
《法制晚报》